存檔 | 收藏
點閱數:8,006
[ST LINE] 【團製】團體訂製intercooler!
   mike (就是Mike)

Focus 2.0
文章 4918
用戶失蹤天數 236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桃園縣 龜山鄉 來自 TW
發表於 2007-5-21 01:43 AM 
原帖由 Michael0825 於 2007-5-21 01:25 AM 發表
Radtec 的中冷可以做到有效降溫及避免渦輪延遲的問題,
除了大小之外, 冷排內部構造應該也是關鍵..
若是找國內廠商製作, 是否只是延用既有冷排再加工, 而未考慮冷排內部構造?

舶來品應該還是有它厲害的地方~


12345234567890123456789234567890234567890 
   lenin (劣獰)

版主
文章 15475
用戶失蹤天數 1541
點數 9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北市 內湖區 來自 ST-Line
發表於 2007-5-21 01:47 AM 
原帖由 Michael0825 於 2007-5-21 01:25 AM 發表
Radtec 的中冷可以做到有效降溫及避免渦輪延遲的問題,
除了大小之外, 冷排內部構造應該也是關鍵..
若是找國內廠商製作, 是否只是延用既有冷排再加工, 而未考慮冷排內部構造?

好像是既有的冷排再加工,
國內製作的好像差不多是這樣,
浪人會先製作一個出來給大家看。

另外一個認識製作中冷的隊友,叫做阿耀,就是上次一起來觀看V.S A3測0-400的車友,
今天他來找我上DS時,有談到中冷,
說如果有現成的冷排加工製作的話,比較便宜。

中冷製作的方式,
我不了解,可能要請浪人或是其他比較懂的車友解說一下。


無頭像
   will333

腳踏車魔人
文章 36
用戶失蹤天數 651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發表於 2007-5-21 01:30 PM 
原帖由 mike 於 2007-5-21 01:43 AM 發表

舶來品應該還是有它厲害的地方~

據我所之中冷企大小歸格都有一定比力.內部節購會影響流速問題.不可隨意增減!三思


 
   Michael0825 (Michael)

遊客
文章 1728
用戶失蹤天數 4550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北市 松山區 來自 台北(ST-Line)
發表於 2007-5-21 03:03 PM 
冷排的大小或多寡應該和冷卻效率有關係..
冷排的內部構造, 若是從流體力學觀點來看, 內部的構造可能影響氣體流動是否順暢..
若是結構設計的不佳, 我猜測會導致渦輪延遲的效應..
當然, 若是冷排太過大再加上本身結構問題, 也是可能產生渦輪延遲的問題!
所以中冷的製作一定要找有口碑有經驗的商家, 最好本身有品牌或是代工..
否則可能達不到原先預期的功能..


 
   東方浪人

Focus 2.0
文章 4600
用戶失蹤天數 317
點數 1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桃園縣 楊梅鎮 來自 碎冰塊的威士忌杯
發表於 2007-5-21 06:08 PM 
1.既然是特別訂製, 為何無法製作我們需要的尺寸?
2.所謂"國內廠商中,最大僅高36公分"...意思是現有的成品嗎?
   既然是訂製, 為何要用現有成品去加工?  不太明白..
3.國內製作的中冷其內部構造是否可要求做到與 Radtec 相同?
  或只是能用國內廠商的中冷排結構去做到同樣大小而已?


我來為個位解釋一下好了…
1.因為RADTEC的中冷高度(冷排部份)為39.5公分,
而全國的冷排,最大的規格高度,只到36公分
如果要做到39公分當然沒問題,但是就是要用並排的方式(例如19+19)
所以並不是無法做到們需要的尺吋,而是成本問題,所以才會跟劣獰討論這個問題
2.冷排本來就是成品,就是一大片的冷排依照各廠商的需求來做切割,而我們去詢問了國內最大的冷卻交換器的公司,及其他各家也是相同的回答:最大的高度皆為36公分
3.內部構造可與RADTEC做到相同,因為內部的構造皆為通規,就是不管內部冷排構造是三角、波浪都是有符合的規格的,其差異性就在於控制流速和容積
既然要做到一比一的精神,我想大家的想法應該跟我一樣,當然做出來的成品就是要跟原來的一樣,
所以當關係到價錢的時候,勢必要跟大家討論一下,讓大家了解一下其原因以及實際的施工方式
可想而知用並排的價格一定會比較高,所以目前正在積極的和廠商討論中


   東方浪人

Focus 2.0
文章 4600
用戶失蹤天數 317
點數 1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桃園縣 楊梅鎮 來自 碎冰塊的威士忌杯
發表於 2007-5-21 06:10 PM 
原帖由 Michael0825 於 2007-5-21 01:25 AM 發表
Radtec 的中冷可以做到有效降溫及避免渦輪延遲的問題,
除了大小之外, 冷排內部構造應該也是關鍵..
若是找國內廠商製作, 是否只是延用既有冷排再加工, 而未考慮冷排內部構造?

不會的…這些一定都在考量範圍之內,因為我也要啊


 
   偷high郎 (比撿到一百塊還爽)

125cc
文章 295
用戶失蹤天數 1500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新北市 板橋區 來自 樹林農會失蹤的駐衛警
發表於 2007-5-21 10:14 P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5-3 09:18 PM 發表


實裝圖,
叫牛伯把他下面掀開來,
就知道他下面那麼大,
也是裝得進去的。

...

我笑了...


   Michael0825 (Michael)

遊客
文章 1728
用戶失蹤天數 4550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北市 松山區 來自 台北(ST-Line)
發表於 2007-5-22 12:52 AM 
謝謝浪人的說明..

既然冷排是成品, 所以首先需注重冷排本身的品質,
材質的選用及管路耐高壓的問題..
其次則是需注意廠商的後續加工及焊接處理..

基本上我對製程不甚瞭解, 只能提出一點淺見供參考..
除了價格需考慮之外, 製作的品質也是很重要..
這點要麻煩浪人多費心了!!

冷排外表看似簡單, 似乎沒什麼學問,
但是國外幾個中冷製造廠都相繼推出自己品牌的中冷,
應該不是隨便做做就拿出來賣吧!
若是很容易做, 國外其他改裝廠也無須特別使用那幾個廠牌的中冷,
他們也可以使用冷排去做自己的中冷就可以了吧!

我並無國內的中冷製造技術不好的意思, 相信找到可信賴的廠商也是可以做出好的品質..
不過, 只是讓我想到一個經驗..
當初馬3第一批的車採用的是國產的水箱, 當時聽說因為趕著上市, 所以尚未送日本原廠檢驗..
後來國產的水箱未通過日本原廠規格檢驗, 大約交車2個月後,
台灣馬自達就召回車輛換成日製的水箱... 而據原廠技師說, 進口的材質的確有差!
後來心中也納悶, 難道國產的水箱國內未自行檢驗嗎? 我相信應該有的..但或許標準不同!
國產的水箱也是完全複製日本原廠的水箱, 但為何品質就是不同? 承受水壓能力也不同?
我不清楚現在的馬3水箱是進口的還是後來國產改進的, 後來也未再去追蹤研究..
只是將這個經驗提供出來參考!


 
   東方浪人

Focus 2.0
文章 4600
用戶失蹤天數 317
點數 1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桃園縣 楊梅鎮 來自 碎冰塊的威士忌杯
發表於 2007-5-22 04:10 AM 
再次感謝Michael的熱心


 
   MasterWen (文少爺)

重機
文章 661
用戶失蹤天數 5246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來自 台中市
發表於 2007-5-24 10:46 AM 
浪人哥哥...

不知道我們中冷近況如何啊?


 




加入贊助商  |  免責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