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檔 | 收藏
點閱數:28,399
[ST LINE] 《研究》ST後保桿挖洞降風阻‧補照片,在12頁
   小鄧

Sentra 1.6
文章 2200
用戶失蹤天數 1480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新北市 土城區 來自 ST-line
發表於 2007-9-19 02:35 AM 
原帖由 <i>lenin</i> 於 2007-9-19 02<img src="images/smilies/021.gif" smilieid="35" border="0" alt="" /> AM 發表<br />
我測量過了,<br />
從上坡道開始,到出口,<br />
總共5600公尺,<br />
也就是說,一般大家都是跑5000公尺,<br />
最後600公尺準備下匝道。

<br />
離貼表之路越來越遠啦!


 
   wangakai (百萬金橘)

Sentra 1.6
文章 2351
用戶失蹤天數 1885
點數 5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北市 大安區 來自 台北市
發表於 2007-9-19 10:59 AM 
原帖由 小鄧 於 2007-9-19 02:35 AM 發表
<br />
離貼表之路越來越遠啦!

把指針折斷黏在260km那就好了啦!!


 
無頭像
   jurrsic1

小50殺手
文章 138
用戶失蹤天數 896
點數 4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新北市 林口區 
發表於 2007-9-19 11:13 A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9-18 11:00 PM 發表
賣課胡就是在一家作業系統的公司工作,
這家公司三不五時就會推出一些升級的版本,
讓大家裝了沒幾年之後,
不更新就會落伍,
堪稱是資訊界進步的重要推手。

啊!!

是那家"小小又軟軟"的陽痿公司嗎??


 
   Michael0825 (Michael)

遊客
文章 1728
用戶失蹤天數 4484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北市 松山區 來自 台北(ST-Line)
發表於 2007-9-19 11:49 AM 
下壓力, 穩定性與尾速提升, 常常是魚與熊掌無法兼得的...
要提高過彎的穩定性需要增加下壓力, 但是往往必須犧牲高速, 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知道 !

以 F1 賽車來說, 因為車上許多空力套件可單獨調整(尾翼, 鼻翼)或隨時增加(側小翼),
所以可依據賽道狀況做最佳化的調整, 甚至更換不同的空力套件 !

房車比賽空力套件似乎都是固定式的, 除了尾翼角度之外, 調整的空間也較少..
個人認為後保桿挖洞, 對提升尾速可能有部分助益, 直線上稍快, 但在彎道上是否有負面影響尚不得而知..
像WTCC房車賽, 也未看到後保桿有挖洞的, 這也許跟場地賽多彎道和賽制規定有關 !

所以要提升直線高速或是增加彎道穩定性, 應該是看個人駕駛需求去設定吧 !


 
   lenin (劣獰)

版主
文章 15475
用戶失蹤天數 1474
點數 9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北市 內湖區 來自 ST-Line
發表於 2007-9-19 12:57 PM 
以目前每次過彎時,
我看錶速的狀況,
除了市民大道的90度高速彎,能有140的速度外,
其他在山道上,都遠遠低於這個速度,
且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超過此速度,
一般來說,山道上的U型彎,很快的,幾乎在80上下,
山道上的90度彎,很快的,也約在90-100左右,
假如是髮夾彎,大概都降到60以內,
以這樣的速度,是否會導致過彎穩定性,
我有些存疑。


   jiaching

重機
文章 832
用戶失蹤天數 5146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發表於 2007-9-19 01:49 PM 
原帖由 RC 於 2007-9-19 01 AM 發表
我說實在的
真的
福特的車各位不用想太多
如果他真的像你們想像中
那麼的在乎風阻係數
那麼注重擾流
重視空氣力學
"首先"
福特應該要先把"各板件"之間的"縫"
做到如同A ...
說到F1........曾幾何時你看過Ford有F1車隊了

Ford在2000~2004有在F1燒錢一陣子,用Jaguar Racing的名義
最後Ford還是把F1車隊賣給Red Bull,也賣了Cosworth Racing


 
無頭像
   rrloo5

Focus ST
文章 7354
用戶失蹤天數 373
點數 2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其他 來自 寒冷的風中..............
發表於 2007-9-19 02:36 P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9-19 12:57 PM 發表
以目前每次過彎時,
我看錶速的狀況,
除了市民大道的90度高速彎,能有140的速度外,
其他在山道上,都遠遠低於這個速度,
且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超過此速度,
一般來說,山道上的U型彎,很快的,幾乎在80上 ...

你以上到140了喔:&30


 
無頭像
   rrloo5

Focus ST
文章 7354
用戶失蹤天數 373
點數 2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其他 來自 寒冷的風中..............
發表於 2007-9-19 02:43 PM 
原帖由 RC 於 2007-9-19 01 AM 發表
我說實在的
真的
福特的車各位不用想太多
如果他真的像你們想像中
那麼的在乎風阻係數
那麼注重擾流
重視空氣力學
"首先"
福特應該要先把"各板件"之間的"縫"
做到如同A ...

我的縫..............
很抱歉
我縫起來了


 
   lenin (劣獰)

版主
文章 15475
用戶失蹤天數 1474
點數 9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北市 內湖區 來自 ST-Line
發表於 2007-9-19 02:56 PM 
原帖由 rrloo5 於 2007-9-19 02:36 PM 發表




你以上到140了喔:&30

有一次跟小鄧,上了140,
不過我已經到了極限,
但是小鄧卻很輕鬆。


 
   我愛小佛 (Tom)

版主
文章 2156
用戶失蹤天數 3335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桃園縣 龜山鄉 來自 ST-Line 206
發表於 2007-9-19 02:56 PM 
底盤決定車輛彎中穩定性,扭力與轉速延伸決定車輛加速力道,
馬力決定車輛的極速,空力套件對市售車而言能夠影響什麼 ?
說真的實在是微乎其微,沒見到過換上那組包,極速能提昇多少
公里的廣告過,換上動力改裝,能夠多快多快的廣告倒是比比皆是。
300匹左右的馬力,250km/h左右的極速,空套能有什麼影響 ?
把車子弄輕點,效果還能立桿見影些。

超跑談空套改裝,會實際些,動輒300km/m以上的時速,空套能夠決
定車子是飛起來摔下去,還穩穩的貼在地上,不過這個速度以上的空
套設計會著重貼地性,還是極速多少公里?答案一定是前者,
貼地性一差,什麼極速也做不出來。

減少包風,提高極速,邏輯一定正確,穩定性也不會有任何差別,
因為就只是挖洞而已,我想極速的差別,跟拿下備胎、拆胎工具減
輕重量的成效是差不多的。

ST的強悍不會決定在250km/h與260km/h極速之間,3000公尺以內達成
是鯊魚玩家的目標,要破300km/h,「8」911的鯊魚少說500匹以上了。

這是篇有趣的研究文章,期待「8」911的ST問世,洞挖的好看,就會
大家一起挖,下回見得麥克糊,我也叫他挖。


 




加入贊助商  |  免責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