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檔 | 收藏
點閱數:8,732
[綜合討論] 從車禍事件來看車輛安全性
   kinetic

版主
文章 501
用戶失蹤天數 4006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彰化縣 彰化市 來自 台北
發表於 2007-5-23 09:30 AM 
的確!
每個區域的造車理念的確不同 反映出來的車輛設定冶不會一樣!

就像日系車常常溝通的省油 但我們何時聽到雙B在比省油的?

不是說油耗不重要 而是說歐洲人認為安全更重要

反映在車身上 歐洲人開發更好的底盤 更精準的操控 以主動避免意外的產生

這就像大家普遍認為
日本車精緻(小地方細節作的很好 小車很厲害)
美國車舒服(懸吊軟軟坐起來很舒服 空間很大)
德國車務實(以人為本 注意性能以及安全 不會華而不實)
法國車浪漫(常常有一些天馬行空的創意-MEGEME的屁股.. 及配色)
義大利車狂野(聽聽ALFA的引擎聲 跟壞脾氣)
北歐車的安全(因為一年四季都在雪地 所以安全最重要)

歐洲車的產品利益為何? 對消費者的價值在哪里?
日系車如TOYOTA 訴求VVTi的省油性
日系車如HONDA 強調i-VTEC的高性能
歐系車如VW 溝通12年鍍鋅技術

好像每一家大廠 都會有一個主要的產品利益
若再仔細探究 這些產品利益 也真的跟其企業口號相呼應

TOYOTA 訴求VVTi的省油性──Moving Forward (未來嶄新動力-呼應豐田在能源技術的領先)
HONDA 強調i-VTEC的高性能──The Power Of Dreams (本田技研的創辦精神)
VW 溝通12年鍍鋅技術──源自對汽車的熱愛 

我覺得福特可以走的是

SCS (Safety, Chassis, Steering)  頂級安全 紮實底盤 精準轉向

在安全面向上 FOCUS有NCAP的測試證據 加上全車系的ABS+Air Bag
在底盤面向上 FOCUS有傲視群倫的ST車系 (FIESTA ST150 FOCUS ST MONDEO ST220)
在精準轉向上 FOCUS有歐洲媒體評價極高的 精準特質(若Porsche有前驅車 開起來大概就像FOCUS

不知道透過醬的SCS訴求 是否能讓消費者知道 歐系福特的優點跟特質
就像大家能夠想到豐田想到省油 想到本田想到動力 一樣
久而久之 歐系福特的產品特性也才能烙印在消費者心中

四五年前 單打獨鬥的VW透過不斷強化的產品線到齊 "德國第一"的行銷做法 "柴油科技"的創新上市
造就了現今銷售佳績 

希望我們的歐系陣線 也能建構出嶄新的福特 除了SCS之外 輔以TDCi的動力科技 
讓歐洲人追求的單純駕馭感動也能傳佈到台灣! 


 
無頭像
   waLy (PB-威力)

遊客
文章 2710
用戶失蹤天數 4700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來自 PB中壢集團
發表於 2007-5-23 09:36 AM 
+1....

永遠都不會買T!


 
   randyho (就叫我志明吧)

Focus ST
文章 7444
用戶失蹤天數 2920
點數 1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新北市 三重區 來自 Taiwan
發表於 2007-5-23 09:41 AM 
以前買車時,某牌的業務跟我說:「不管是多安全的車,只要車速快,撞到還是一樣有事,重點是你要"命"還是要"車",我賣的車的車體會潰縮,會吸收撞擊力道,所以人會比較安全,而且又省油,一般歐系車鈑金很厚,撞擊力道會直接反應在駕駛身上,又不省油」。我本來是真的很能接收這樣的說法的,但我要的是車沒什麼大事,人也平安不是更好,所以最後就是選現在的牌子的車了。


改裝項目:整台外觀原廠式樣 
   CT9A (小新)

Focus 2.0
文章 3375
用戶失蹤天數 1550
點數 33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其他 
發表於 2007-5-23 12:11 PM 
再次強調一下立場 小弟沒有特別要貶抑哪家車廠或褒揚哪家車廠
所以圖文之中都沒有強調車型或廠牌 也特別將比較明顯的廠徽處理掉了
但就如上面大大所說的 這或許是各國民族性的不同 造就各車系的不同的特色
文中的兩個個案先暫且不討論

單就"潰縮系統"來講 在市售車上大概只是在鈑件上預先設計好一些曲折點
當車輛受到撞擊時 這些曲折點會曲折 藉以吸收撞擊的力道
我們都知道 要彎折10mm厚的鐵鈑一定比彎折1mm厚的貼鈑所需的力道來的大
同樣的 彎折10mm厚的貼鈑能吸收的撞擊力道絕對比1mm的多很多
這是再簡單不過的物理常識 相信大家腦筋轉一下都可以理解這個道理
但常看到一些品牌的車款受到輕微撞擊後就慘不忍睹
此時業代就會拿潰縮系統來加以解釋 甚至還加以大作文章
倘若較單薄的車體鈑件跟較差的車身鋼性反而能因潰縮而保護駕駛及乘客的話
那雙b這些歐系車又何必把鈑件做的這麼厚來增加油耗???
法拉利或林寶堅尼這些超跑又何必去特別設計契型車體來分散撞擊力道???
記得s**b賣車的標語好像是 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
其實日系車一直有在安全性方面努力的做改善跟加強也是大家有目共賭的
但在這方面比起歐美先進日系車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日本車廠本身似乎也從沒有否認這件事
許多安全性不足的問題也經常登上媒體版面
但不知道為什麼國產化的日系車在鋼性跟安全性都更差的前題之下
業代卻可以口若懸河的將自己的缺施解釋成優點


 
   jinyen (MARCO)

重機
文章 714
用戶失蹤天數 2570
點數 12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桃園縣 平鎮市 來自 FocuStar
發表於 2007-5-23 05:10 PM 
深有同感,台灣的消費習慣和歐美是有非常大一段差異的

某些廠牌能夠創造出單一車型每個月接近甚至超過二仟台的銷售量

只能說他們真的抓住了台灣消費者的心

這沒有對與錯,而是價值觀與消費習慣的問題

能夠慶幸的是,至少福特沒有淪入這種消費習慣的戰爭

如果那天ford因為成本考量而減少鈑金的焊接點數或是鈑件厚度

真的只能多存點錢買進口車了

想到我先前的歐寶Corsa三門被十重噸卡車從正後方推撞再去撞前車

冷氣水箱、尾門以及前後保桿凹埳還有後窗破掉之外,二側後葉子板完好,車台亦無傷

我當下只覺得我真的需要安全性高的車

所以後來選擇了focus


   jinyen (MARCO)

重機
文章 714
用戶失蹤天數 2570
點數 12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桃園縣 平鎮市 來自 FocuStar
發表於 2007-5-23 05:20 PM 
另外,這裡是ucar論壇裡討論熱列的文章,有關某歐系大廠的安全似乎也是問題重重。

歐系底盤夠穩是事實,但現今使用大量電子化配備的產品,似乎是電腦在開車...

我想我們都需要向裡面發起文章的版主學習,從搜集資料到完整記錄以及談判過程也學到很多,

我們不能再乎視自己的權益。


 
   amokk

250cc
文章 388
用戶失蹤天數 2679
點數 1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南市 永康區 
發表於 2007-5-23 05:36 PM 
像我家的老VOLVO
在我剛學開車時,去撞到別人
結果他的車凹了
我的車看不出來有事

我哥開那台VOLVO
把人家撞到住院
也不過是下巴掉下來而已

有時還是得配服人家的安全性設計


 
   lanster (沙城魯男子)

Sentra 1.6
文章 2125
用戶失蹤天數 1374
點數 15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東縣 台東市 來自 風飛沙很大的地方
發表於 2007-5-23 05:52 PM 
自始至終..
好像是福特六合的問題吧..
小佛只是觀念套用下的犧牲品..


 
   Eri3388 (李餅)

Focus 2.0
文章 3103
用戶失蹤天數 228
點數 97   戰績 2   改裝 0   故障 0
臺中市 南屯區 來自 大台中
發表於 2007-5-23 07:38 PM 
觀念可以被扭轉導正低
可是以台灣六和或者這麼說
台灣國產車商
要真正專注在車本身的專言與熱愛
應該不太可能

所以觀念就很難被改正~~~


小藍8891 祝福您 一路順心 
   CT9A (小新)

Focus 2.0
文章 3375
用戶失蹤天數 1550
點數 33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其他 
發表於 2007-5-23 09:07 PM 
原帖由 jinyen 於 2007-5-23 05 PM 發表
另外,這裡是ucar論壇裡討論熱列的文章,有關某歐系大廠的安全似乎也是問題重重。

歐系底盤夠穩是事實,但現今使用大量電子化配備的產品,似乎是電腦在開車...

我想我們都需要向裡面發起文章的版主學習, ...

大大你提的似乎是個案
其實關於熄火這方面的事
只要你用google大神打入關鍵字就可以搜尋的到了
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 無論是日系還是歐系還是美系
通通都會有這樣的個案
這樣普遍發生在每個車廠都有的個案 討論的空間似乎就不大了
感覺似乎只是純機率問題 多與寡而已
這牽涉到的可能是電子化以及品管方面的問題

至於車廠服務態度嗎... 某些進口車廠代理商態度的確待改進
似乎仗著本身是唯一總代理 加上歐系品牌在亞洲的高貴及強勢
有些車商的售服態度實在是值得簡討

不過以上兩點都不在討論主題的範圍內


 




加入贊助商  |  免責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