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檔 | 收藏
點閱數:32,140
[ST LINE] 《輕量化》WRC版引擎蓋出爐!照片在第5頁!
   lenin (劣獰)

版主
文章 15475
用戶失蹤天數 1472
點數 9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北市 內湖區 來自 ST-Line
發表於 2007-11-27 03:00 AM 
1127凌晨測試。

路段:市民大道、環快
總路程:16公里
平均時速:100
平均轉速:2300轉
天候:下雨、濕冷

測試狀況:
回到家後打開引擎蓋,
檢查是否有水,
發現跟早上的狀況不太一樣,
早上是避震器基座有些微的的水氣,
但是晚上回家後,卻沒發現水氣。
引擎室熱度尚可,引擎本體比較熱,
但是避震器左右兩邊的基座都是冰的,
用手碰觸內部,都覺得僅有微溫而已。
左邊的部分,因為基座的內側,就是渦輪以及進氣管路的部分,
用手去觸摸,發現並沒有很熱。
右邊的部分,剛好被電瓶擋住,所以電瓶外蓋的內側稍熱,但也只是溫溫的。

激烈操駕時,引擎室本來就比較熱,
但如果不激烈操駕時,溫度並不熱。

靠近引擎本體的那個開孔,
風向剛好往渦輪以及進氣管的那個方向進入,
可以說是直吹,
如果在引擎上方在開洞,例如使用206的那個開洞外蓋,
僅開一邊,應該更有冷卻引擎室效果。

僅有一的地方比較熱,
就是電腦,
我發現電腦的熱度很高,因此小鄧製作的那個金屬外蓋,幾乎是最熱的,
但是金屬加大進氣的部分,溫度相對低一些,
可能可以把進氣前端靠車頭那邊的護蓋挖個洞,
也許會可以常試看看。


   我愛小佛 (Tom)

版主
文章 2156
用戶失蹤天數 333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桃園縣 龜山鄉 來自 ST-Line 206
發表於 2007-11-28 02:27 A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11-27 03:00 AM 發表
1127凌晨測試。

路段:市民大道、環快
總路程:16公里
平均時速:100
平均轉速:2300轉
天候:下雨、濕冷

測試狀況:
回到家後打開引擎蓋,
檢查是否有水,
發現跟早上的狀況不太一樣,
早上是避 ...

散熱也可以利用氮化硼,
以往用包覆帶隔絕熱能,
現在用氮化硼協助熱能消散,
頭段在後、在下應該是還好,
加大進氣的位置可以噴噴,
做為參考吧。


 
   lenin (劣獰)

版主
文章 15475
用戶失蹤天數 1472
點數 9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北市 內湖區 來自 ST-Line
發表於 2007-11-28 02:39 AM 
原帖由 我愛小佛 於 2007-11-28 02 AM 發表

散熱也可以利用氮化硼,
以往用包覆帶隔絕熱能,
現在用氮化硼協助熱能消散,
頭段在後、在下應該是還好,
加大進氣的位置可以噴噴,
做為參考吧。

今天再測試,
發現加大進氣部分其實不是很熱,
會熱的部分,主要是電腦,電腦有接觸到的上蓋,非常熱。

今天測試高速狀態,
最高時速180,
轉速大概都在4000-5000轉之間,
路程16公里,
跑完後,打開引擎蓋,
各部位的機件都不熱,
連加大進氣都涼涼的,
開孔處最先接觸到的前上拉,
竟然都是冰的。

後來我檢查一下,
發現前端,發現只要在進氣口的另一端,
在塑料上面再開一個小洞,就可以將冷空氣直接吹近引擎室的電腦處,
這樣應該就OK了。

其實沒有擋水盤,也OK。


 
   我愛小佛 (Tom)

版主
文章 2156
用戶失蹤天數 333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桃園縣 龜山鄉 來自 ST-Line 206
發表於 2007-11-28 02:56 A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11-28 02:39 AM 發表


今天再測試,
發現加大進氣部分其實不是很熱,
會熱的部分,主要是電腦,電腦有接觸到的上蓋,非常熱。

今天測試高速狀態,
最高時速180,
轉速大概都在4000-5000轉之間,
路程16公里,
跑完後,打 ...

像這樣的網狀開孔,
就有不用擔心進水的問題,
打散霧化後,水分子狀到引擎室,
引擎室內的高溫跟本不在乎水霧,
況且這孔開的美妙,
駐車不動時,水更是沒機會流往引擎室內,
流體力學帶走引擎室內的溫度不好判斷,
但撞風設計就算是非常讚的了,
下護板拿掉可以帶走大量熱能,
只是爾後會看髒髒的引擎室,小失敗。


 
   我愛小佛 (Tom)

版主
文章 2156
用戶失蹤天數 333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桃園縣 龜山鄉 來自 ST-Line 206
發表於 2007-11-28 03:04 AM 
TSD 散熱鍍膜(氮化硼)代工(中冷器、InterCooler、油冷卻器))  
這玩意算是效果明確,C/P值......代價不斐
Y拍的報價。
http://http://tw.f5.page.bid.yahoo.com/tw/auction/e16526467


 
   lenin (劣獰)

版主
文章 15475
用戶失蹤天數 1472
點數 9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北市 內湖區 來自 ST-Line
發表於 2007-11-28 03:15 AM 
原帖由 我愛小佛 於 2007-11-28 03 AM 發表
TSD 散熱鍍膜(氮化硼)代工(中冷器、InterCooler、油冷卻器))  這玩意算是效果明確,C/P值......代價不斐
Y拍的報價。
http://http://tw.f5.page.bid.yahoo.com/tw/auction/e16526467

這個我之前研究過,
本來想在上中冷前,買一罐來噴,
後來想想,聽說一段時間後,會沾到髒污。

拆下護版,
我們常跑山路,不確定因素太多,
什麼東西會打進引擎室,都很難說,
因此不那樣做。


 
   lenin (劣獰)

版主
文章 15475
用戶失蹤天數 1472
點數 9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北市 內湖區 來自 ST-Line
發表於 2007-11-28 01:35 PM 
11月28日白天,
板橋到內湖,16公里。
天氣,很冷,大概15度左右吧。

行駛之後,引擎室是冷的,
拉桿是冰的,
引擎上蓋、進氣管,都涼涼的,
連加大進氣都是冷的,
只有副水箱是熱的。

後來有打電話給阿剛研究一下,
如果開孔後,
把副水箱換成金屬的,
就可以直接吹冷風,
可能對引擎散熱有些幫助。

不知這樣想對不對,
還請大家研究一下。


 
   小鄧

Sentra 1.6
文章 2200
用戶失蹤天數 1478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新北市 土城區 來自 ST-line
發表於 2007-11-28 09:39 PM 
原帖由 <i>lenin</i> 於 2007-11-28 01:35 PM 發表<br />
11月28日白天,<br />
板橋到內湖,16公里。<br />
天氣,很冷,大概15度左右吧。<br />
<br />
行駛之後,引擎室是冷的,<br />
拉桿是冰的,<br />
引擎上蓋、進氣管,都涼涼的,<br />
連加大進氣都是冷的,<br />
只有副水箱是熱的。<br />
<br />
後來有打電話 ...

<br />
沒錯換金屬,吸熱快散熱也快~


 
   lenin (劣獰)

版主
文章 15475
用戶失蹤天數 1472
點數 9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北市 內湖區 來自 ST-Line
發表於 2007-11-28 09:41 PM 
原帖由 小鄧 於 2007-11-28 09:39 PM 發表
<br />
沒錯換金屬,吸熱快散熱也快~

可是我看國外的一個,
竟然要賣一萬多台幣,
這個可以自己做嗎?
看起來不是很困難。


 
   張威尊 (一閃一閃亮晶晶)

Focus RS
文章 25693
用戶失蹤天數 3788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新竹縣 竹北市 來自 K-Club
發表於 2007-11-28 09:44 PM 
原帖由 lenin 於 2007-11-28 09:41 PM 發表


可是我看國外的一個,
竟然要賣一萬多台幣,
這個可以自己做嗎?
看起來不是很困難。

衝衝衝...






加入贊助商  |  免責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