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d_dancy 發表:
馬恰大, 其實我一直在懷疑一件事, 就是為了 ...
老實說,這點,可真的是沒把握回答您了。依理論、實作上是如此。還是要實際裝上sensors才能知道。
由於之前冷卻系統大毀大修時,曾看到機油及冷卻水的熱交換器。理應機油溫度大約在88度到95度,「理應」。
提出疑點大家參考想一想(我也是要想),一、國產版有沒有油氣再回收重燃?若有,缸內溫是否會再高一點?二、在沒有回收重燃的狀況,依稀薄燃燒時,燃燒效能上升,但沒有回收的餘熱加上供油下降,總熱能是多是少?三、稀薄燃燒的供油量相對於進口版的供油量多少時,才能觀察到稀薄燃燒時的增溫?
因為小的我也沒開過國產版的,也沒有其他大大提供國產的溫度經驗。加上沒有數位化的sensor觀察的狀況下,這點我想,我們都是模糊的。
小的提出個人的長時間使用經驗以茲參考。
10度室外溫以下很少遇上,經驗不多。但大多接近75度線。大約在77~79度。
在室外溫10~19度攝氏時,高速公路(約2000 RPM)約為80~83度(觀察值,以下都是)
低速低運轉(低於1500 RPM)大約為80度。
停車怠速五分鐘,約為88~85度。(相當低風量的狀況下)。
在室外溫20~30度攝氏時,高速公路(約2000 RPM)上大約是85~88度。
在室外溫20~30度攝氏時,低速低運轉(低於1500 RPM)約為83~85度。
在室外溫20~30度攝氏時,停車怠速五分鐘,約為88度。
超過31度以上時,特別是過35度以上,高速公路(約2000 RPM),約88~89度。
低速低運轉(低於1500 RPM)約88度。
停車怠速五分鐘約88度。
特別經驗,40度室外溫以上,高速公路約為91度(過中央線)。
低速低運轉約91度。
停車怠速約為93度。
另外28度(大約)以上室外溫,若市區內行駛,加上2000 RPM以上,會比較接近90度線甚至於到92~95度。(觀察值)
以上經驗都是大修前。
由於這次大修時,在冷卻器上塗佈「氮化硼」,的確達到冷卻效果,而且目視儀表有明顯差異。在低速低轉速上水溫可達到77~80度,而且室外溫大約在25~28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