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檔 | 收藏
點閱數:26,869
[ST LINE] 《研究》ST後保桿挖洞降風阻‧補照片,在12頁
無頭像
   JC-CHERN

遊客
文章 561
用戶失蹤天數 408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新竹市 
發表於 2007-8-29 01:47 AM 
可以裝後下護板
馬3好像有

也可以自己設計
要注意氣流動態
尾段消音器也需要散熱
可以利用氣流與缺口 可以造成真空吸力
這樣可以使護板內小於一大氣壓一點點


 
   cccdavid (省道小霸王)

版主
文章 2394
用戶失蹤天數 1022
點數 3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南市 安南區 來自 遙遠的心海
發表於 2007-8-29 02:04 AM 
原帖由 JC-CHERN 於 2007-8-29 01:47 AM 發表
可以裝後下護板
馬3好像有

也可以自己設計
要注意氣流動態
尾段消音器也需要散熱
可以利用氣流與缺口 可以造成真空吸力
這樣可以使護板內小於一大氣壓一點點

大大您說的真空吸力應該是物理學的"柏努力"原理

護板內壓力小於大氣壓力的話...會不會讓車底的氣流造成上推的力量
如果壓力只有差一點點應該是還好啦

應該是我想太多了

記得之前在DISCOVERY頻道有播過...
"如果速度夠快的話(好像是300KM/h)~車輛高速行駛氣流所造成的下壓力足以壓著車輛貼在隧道的天花板行駛"
...所以理論上上推力應該可以忽略@@~拍謝我扯遠了

後下護板這個東西應該不難做...找一般鐵工廠或是可以裁切金屬板的工廠都可以製作
而且裝下護板可以不必破壞後保下巴的完整性(開孔可能要計算出風量跟考量未開孔處的受力)
護板製作主要是形狀要合以及固定螺絲的孔位要合車...還有材質...
要輕量化可以用塑膠.塑鋼.PU.ABS等的材質...但射出開模可能費用會很高


 
   RC (阿西哥)

版主
文章 23302
用戶失蹤天數 727
點數 161   戰績 2   改裝 0   故障 0
新北市 新店區 來自 你心裡
發表於 2007-8-29 02:16 AM 
原帖由 cccdavid 於 2007-8-29 02 AM 發表


大大您說的真空吸力應該是物理學的"柏努力"原理

護板內壓力小於大氣壓力的話...會不會讓車底的氣流造成上推的力量
如果壓力只有差一點點應該是還好啦

應該是我想太多了

記得 ...

沒錯喔

底盤越平順
氣流通過速度越慢(相信很多人會質疑這句話)

相較於氣流通過車體上方的空氣流速
因為車型而變快

這會導致.....車身往上飄


無頭像
   JC-CHERN

遊客
文章 561
用戶失蹤天數 408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新竹市 
發表於 2007-8-29 02:22 AM 
原帖由 cccdavid 於 2007-8-29 02 AM 發表


大大您說的真空吸力應該是物理學的"柏努力"原理

護板內壓力小於大氣壓力的話...會不會讓車底的氣流造成上推的力量
如果壓力只有差一點點應該是還好啦

應該是我想太多了

記得 ...

現在cnc雷射板金切割很多(算時間的)
主要是要先能將車子頂起來丈量尺寸
用薄板先試切和看看囉

其實候下護板不需要多厚 2mm因該就夠了
時速常在150以上的可能要用3mm
200以上的要用5mm的


 
無頭像
   Ralf

腳踏車魔人
文章 81
用戶失蹤天數 4177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苗栗縣 竹南鎮 來自 新莊
發表於 2007-8-29 09:05 AM 
各位大大~~~
我不是ST line的成員拉
只是一個路人甲~~
不過我有看到yahoo拍賣上有類似的東西
好像是for S2.0的~~~
不知道有沒有for ST的
你們可以上去查一下


 
   seth7 (老牛+牛伯)

遊客
文章 1741
用戶失蹤天數 4371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發表於 2007-8-29 10:52 AM 
目前國外還沒有提到這問題,Wolf也裝了不少支,會不會是因為我們用玻纖的材質跟原廠保桿不一致!? 另外老牛認為ST原廠尾消這個大又扁的便當盒應該也有考量到一點導流的作用吧!


嘻皮萬歲! 米露跟草萬萬歲!! 
無頭像
   sulker

腳踏車魔人
文章 47
用戶失蹤天數 2987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新北市 新店區 
發表於 2007-8-29 12:51 PM 
原帖由 RC 於 2007-8-29 02 AM 發表


沒錯喔

底盤越平順
氣流通過速度越慢(相信很多人會質疑這句話)

相較於氣流通過車體上方的空氣流速
因為車型而變快

這會導致.....車身往上飄

應該是相反吧...平整化底盤使得空氣迅速通過,造成上方氣壓高於車底氣壓,而使得
車子"吸"在地上,以前F-1就有過類似的事件,裝了側群打遍天下無敵手,後來才被FIA限制。
法拉力之類的車底盤是蓋到連排氣管都藏在裡面。
後擾流底板是解決的方式,最好用輕量化的材質,HKS關西有出給各車種用的碳纖維車底擾流:


 
無頭像
   Ralf

腳踏車魔人
文章 81
用戶失蹤天數 4177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苗栗縣 竹南鎮 來自 新莊
發表於 2007-8-29 02:08 PM 
原帖由 sulker 於 2007-8-29 12:51 PM 發表


應該是相反吧...平整化底盤使得空氣迅速通過,造成上方氣壓高於車底氣壓,而使得
車子"吸"在地上,以前F-1就有過類似的事件,裝了側群打遍天下無敵手,後來才被FIA限制。
法拉力之類的車底盤是 ...

白努力定律其實獎的事情很簡單, 我暫時找不到圖, 先用文字描述看看....
先想像空間有一塊平整的板子, 左邊為A 右邊為B, 空氣由左邊流至右邊, 氣流中有一個點叫 C
當 C 經過 A 時, 會被分為上下兩道氣流, 上面叫 C-up, 下面叫 C-down
C-up 與 C-down 從 A 點到 B 點的時間要是一樣的, 這樣才符合氣流的特性
這時若將中間那塊板子折彎(簡單來說就折成類似 ^ 的形狀)
那麼 C-up and C-down 通過 A點到B點的時間還是要維持一樣
可是C-up所走的距離比 C-down要長, 為了要在相同的時間到達 B 點
那麼C-up的速度會比 C-down還快, 也因為C-up的比 C-down快
也就產生了壓力差, 使的板子上方的壓力小於板子下方的壓力
也就使板力受到一個向上的力, 也就是浮力拉~~~~

上面是學校教的拉, 下面的我是純屬推測~~
在F1的空氣力學來說
產生下壓力主要的部分有兩個=> 前鼻翼, 後尾翼
當然還有其他的, 不過在這裡就以這兩個為主題
前鼻翼和後尾翼的形狀其實就像反過來的機翼 (類似v的形狀)
這樣在上面所提的的浮力就會反過來變成下壓力
這也就是為什麼F1可以牢牢西在地上的原因
但是速度一定要夠, 不然所產生的壓力是不夠大的
至於底盤的平整, 我是比較傾向於這樣的設計是因為要增加車輛的穩定性
平整的底盤主要是使流經車體下方的氣流呈現穩定
因為氣流穩定, 就不會有受到拉扯的效應(就像大大說高速會有種拖住的感覺)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DTM廠車都有很誇張的底盤的分流導板(不知道怎麼形容, 就在車底黑黑的那一塊)
這是我覺得底盤為什麼要低又要平整的原因
低 => 流過的空氣少, 自然就不會有拉扯, 如果能完全隔絕空氣, 那就會變成真空, 使車子吸在地板上
平整 => 因為不可能做到隔絕空氣, 所以就要讓氣流越順越好,  以增加操控的穩定性

以上~~~提出來討論討論
請笑納


 
   我愛小佛 (Tom)

版主
文章 2156
用戶失蹤天數 3014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桃園縣 龜山鄉 來自 ST-Line 206
發表於 2007-8-29 02:17 PM 
賽車底盤平整的目的是為讓通過車體下方的氣流快速通過,
但會造成氣流是呈顯不規則的四處亂竄,後來又做垂直面的
「導流」設計,就像現在ST後下保上那四條垂直的「導流」
設計,讓通過的氣流只規則的往後方竄出,車體下方因而呈
顯真空,用力的把車體往下吸住。

尾翼、前翼包括車體上方所有的翼板則是做「擾流」設計,專為
破壞氣流,愈是立起來的翼面,「擾流」愈大,阻力愈大,通過
的氣流便產生下壓力,讓原本應該向後竄出的氣流,變成向下壓
的氣流造成相當大的下壓力。

透過底下吸、上頭壓的作用力,車子當然是「貼」在地上跑,但
就因為如此,造成極速降低,因為立起的翼面阻力實在太大了,
包風太烈,這得依賽道做調整。

要「導流」,要「擾流」是兩者完全不同的用意,分清楚了嗎!

市售車的速度,談不上這些東西。「導流」的東西太少有人設計
,超跑有啦 !其它的都得自已加裝啦 !但這種東西外觀上看不到,
所以沒人愛裝,也就沒人想開發了。「擾流」翼,就大行其道了
而且大家都愛愈大支愈好,除了重量大,阻力可能大些,想不出
會有什麼效果。

車體上方的翼板,如尾翼(我們也只有尾翼),跑高速直線時就
調愈水平愈好,跑高速彎道時就調愈立起來愈好,只是我們都是
不可調,哈哈白搭了。

另一個想法,跑高速裝S2.0尾翼,或是不裝尾翼,跑山路裝ST尾翼,
只不過山路我們的高速彎還是不夠高速,也是白搭。

開洞降風阻的研究,在我想來還是成效有限,極速相差不會超過5km/h。
花這些錢改善其它東西吧 !


 
   我愛小佛 (Tom)

版主
文章 2156
用戶失蹤天數 3014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桃園縣 龜山鄉 來自 ST-Line 206
發表於 2007-8-29 02:24 PM 
原帖由 Ralf 於 2007-8-29 02:08 PM 發表


白努力定律其實獎的事情很簡單, 我暫時找不到圖, 先用文字描述看看....
先想像空間有一塊平整的板子, 左邊為A 右邊為B, 空氣由左邊流至右邊, 氣流中有一個點叫 C
當 C 經過 A 時, 會被分為上下兩道氣流,  ...

講到這個,就讓我想起「蓮花」還在F1的年代,裝個大風扇,把車底抽真空,
哈哈!成績還真拿了不少個冠軍,只是被其它車隊抗議,爾後禁用了。


 




加入贊助商  |  免責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