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根據國內保險代理人公司最新調查,台灣有87.5%的家庭有為14歲以下兒童投保,這些家庭中,平均每位兒童有2.1張保單,可見台灣家庭為兒童投保已蔚為風潮。
仔細看看市面上的兒童保單,內容大多與成人保單大同小異,保障範圍也有七大重症,當中包括惡性腫瘤、腦中風、癱瘓、慢性腎衰竭、重大器官移植、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等,但這些有幾項是小朋友常見的疾病呢?保險業者指出,家長可能幫小朋友買了一堆保險,卻沒買到真正需要的保單,等於平白花錢去買小朋友不常見的疾病給付。
保險業者指出,買保險可不是買了就有保障,還必須看保單買得對不對。以兒童投保為例,保險商品在醫療、手術及傷害等理賠部分最好可提供高額給付,並針對兒童好發特定疾病(像是嚴重氣喘、白血病、史底耳氏病、川崎病併有心臟併發症、骨髓移植等)給予醫療給付。
此外,一般兒童投保的要保人通常是父母,也是保險費支付來源;當父母不幸發生事故導致失能時,兒童保費或家庭收入就可能無以為繼。全球人壽主管指出,兒童保單條款中應規劃「要保人失能保險費豁免」,即當要保人(父母)發生事故而不能支付保費時,子女不必再繳保費,保障也得以繼續。
以國內部分保險公司推出兒童保單為例,若要保人(通常是父母)身故或全殘,也可領保險金;若身故,受益人(子女)每月可領3,000元,至收入補償期間屆滿,如保費分15年繳,若繳費五年後發生事故,後續十年都可定期提領,也可選擇一次給付;若要保人全殘,也可一次給付保險金。
一般兒童保單是出生15天後即可投保,不過,也不是所有兒童保單都是如此。像是全球人壽新推出的兒童保單,必須滿一足歲之後才能購買,主要是一歲以下兒童疾病發生率高,保險局因而要求該公司將投保年齡拉高至一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