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發柴版最近突然流行起改或換進氣管路以及加裝渦輪增壓錶等等... 小弟雞婆一下提供一些可能大家都知道的知識好了, 希望大家在花錢時能先有概念你的錢花在哪...
【高剛性進氣管】
(1) 金屬管 (或高剛性管) 的功能跟煞車的金屬油管差不多意思, 主要是減少 turbo 出口段到氣缸進氣閥門之間任何可能有增壓膨脹 (吹氣球) 的現象, 它只是讓壓力提升速度較快些, 並不會增加最大壓力; 套句有改金屬油管的車友的說法 "只是讓反應更線性一點", 所以不要希望它能提升系統最大壓力值
(2) 束帶管的想法跟金屬管相同, 只是做法不同, 原則上只要能在合理工作壓力內提供更好的管壁剛性, 就可以說它是有用的
(3) 原廠歹駛管目前沒有任何分析談到它在管路封閉測試中, 急速增壓到指定壓力所需耗費的時間跟 (1), (2) 兩種管子的差異為何, 所以目前有的改裝效果評測推論應多屬於個人主觀感覺
(4) 改成高剛性管後, 管路在昇壓過程中的 buffer 會變少, 這對管路中未換成高剛性的組件會形成比原來更大的瞬壓變化承受; 雖然一般來說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不過改進氣仍應隨時注意管路中最弱的點在哪
【加裝增壓錶】
(5) 埋 sensor 的點是個問題, 埋什麼點, 量測的意義是什麼要先確認; 其次, 注意 sensor 區的溫度, sensor 一般是壓電元件 (除非你裝機械式增壓錶), 能耐多少溫度要查一下, 況且長期高溫對電子元件壽命不好
(6) 鑽孔加工要小心, 比較建議是金屬管預留孔/座的作法, 高剛性塑料管或軟性管不建議鑽孔加工, 在高壓時可能會形成結構上的一個弱點 (突破點), 應換成金屬管較好
(7) 離 EGR 管要注意距離, EGR 會帶來高溫廢氣以及大量碳粒; 如果一定要離 EGR 近, 就注意週期保養, 定期清潔/檢測 sensor 準度 (如果你會測的話)
(8) 錶頭規格要確定好, 報值準確度建議找 OBD2 監控錶作一次對照測試, 千萬不要裝了錶, 看半天其都一直在看一個不正確的資訊
(9) 個人認為量測點抓在離進氣閥門近的地方較佳, 因為報值最接近進氣閥的壓力, 不過這要看每個人想法, 並沒有什麼標準答案, 知道自己在量測什麼就好
以上大多是早期小弟想裝增壓錶跟版上許多大大們研究的結果, 再彙整最近大家的資訊... 改東西很怕為改而改, 或是不知道為什麼而改, 更怕改了之後到底有沒有效也不知道... 先瞭解原理, 再瞭解作法, 最後可以推估成本並判定 C/P 值如何, 也許會較為客觀些, 大家參考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