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多人都提過了
不過我還是忍不住想要發表一下
昨天上合歡山,原本是要開岳父大人的Livina 1.8一台車滿載五人上去
後來岳父大人擔心高海拔又載那麼重會爬不上去
就叫我跟我老婆另外開小白上去
從霧峰上三號接六號一直到清境農場都覺得很愜意
爬坡路段就像平常那樣見車超車,除非塞得太大串了
不然幾乎沒有車可以跑在我前面
但是到了快到武嶺前大約1~2公里左右的地方
遇到了對向的大卡車
不得不減速通過
重新入一檔起步沒問題
像平常那樣2000轉升二檔(轉速大概剩1200)怎麼沒什麼加速力,有快要熄火的感覺
當時的坡度如果在低海拔地區一定可以很快就把轉速拉上來並且升三檔
逼不得已又重新入一檔,拉轉到2700轉左右再入二檔
這時轉速大概落在1600轉(渦輪剛開啟?),加速力道就比剛才強很多了
後來我們又陸續到了合歡山北峰登山口、松雪樓
中間我又試了好幾次
只要在不是很陡的緩坡升檔後轉速低於渦輪開啟的時間點
一定會沒力到讓你很想哭(看著livina 1.8揚長而去……

)
開到最後都是轉速要過2500才敢升檔
在渦輪有開啟的狀態下,加速的感覺和平地沒有太大的差別
一樣可以檔檔貼背(其實頂多也只用到三檔)
但是在這種開法下,我的油耗也跟著飆高到9.3L/100km
而且這樣開的話,老實說不太好開
隨時要注意轉速還有多少(轉速表這時就是很重要的判讀工具)
因為渦輪有開和沒開是天和地的差別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除了渦輪的介入時機以外
另外就是小發柴的前三檔齒比(手排)設定得太疏了
一檔和二檔的齒比差了將近一倍(3.583 : 1.952)
在這種高海拔地區(3000m以上)如果又遇到上坡塞車走走停停(10~30km/h)
檔位都在一、二檔間切換的話
開車的人想必心情不會好到哪邊去
題外話,歐洲一些知名品牌的車廠
他們之所以會把柴油車的最大扭力盡可能在極低轉速就能全數輸出(1300~1500rpm左右)
我在猜為的應該就是應付這種高海拔低氣壓的環境吧?
像
bmw 525D, 40kgm @ 1300rpm
audi a6 3.0D, 51kgm @ 1500~3000rpm
benz b200 2.0D 28kgm @ 1600~3000r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