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
寫在前面
寫二十二萬里程分享,真正的目的是之前所要做的「車主手冊補完計畫」小發財版。這個作業來自於中部聚會的討論。當時提到要做新手上路是為了讓後來車主在買新車上比較容易上手。當然,景氣更不好後,大家也更忙,所以這項作業就更抽不出空來完成。其中包含福特車主使用手冊的電腦數位化、車主經驗及多項車主問題的收集,共三部分。數位化這項其實是有困難的,因為可能涉及福特版權的問題。多項車主問題的收集,在這一項其實大家每天都有一些的發問,而這些問題大多已有人回答,只是欠缺整理。而二十二萬公里分享只是車主經驗中的一部分而已,乃需要其他的大大們提供經驗分享。幫忙「車主手冊補完計畫」的大大們還有好幾位。而小弟只是提供車主經驗裡的一部分。另外,小弟的車沒改到引擎的部份,也沒改用晶片,二十二萬里程分享是適合沒改引擎的車主參考。改引擎後就依每部車的需要自行找到所需的方法。
之前上一篇的用車分享,原來有一萬六千多字,但後來將沒必要重複廢話及比較鎖碎、深入的話題,刪掉了一些,只剩下一萬三千多字。接下來的補遺,其實就是把當時沒打上的,加上一些之前沒想到的整合成part 3。希望這三篇用車分享能補充原本新手上路手冊裡的一部分。更希望能幫上新手的忙及分享給小發財的車主們。
接下來比較雜亂無章
一些重要的話告訴新手。柴油小客車的保養方面,不能以過去的汽油車的養車概念來概括。雖然,現今的柴油車的結構與汽油車越來越接近,甚至很多技術上已共用。然而,依舊不能完全等同視之。比如:柴油車有渦輪,但和汽油車的渦輪是不太一樣的;一個是基礎動力走向,一個是性能提升走向。又比如:保養上,汽油車是五千公里,但柴油車大多是汽油車的兩倍。又比如:開汽油車,大多聽習慣引擎聲在三千到四千轉之間,而柴油車,大多在二千轉左右。有些事是您必須重新適應的。另外,車可以改,但引擎上的性能改良需多加的考慮。或許您聽過VW(福斯) TDI柴油引擎重改的一些事,但,TDCI的引擎是不太一樣,改引擎方面的配件,請多加考慮。若您的車有DPF,請儘量不要動到排氣方面的配件。當然啦!如果您一定執意要改,那您自己也必需接受接下來的風險。
渦輪
在渦輪方面,這是一個難題。為什麼這樣說?在06年進口版中的幾位車主,有過渦輪損毀的狀況。特別是軸心損毀。
為什麼會這樣?老實說,小弟的車沒有過這樣的事件。然而,收集了一些車主的話及一些渦輪掛點的原因。接下來是隨便說說。
渦輪掛點的原因,如果不是以外物進入扇葉來說,大多是軸心損毀。軸心損毀的最主要原因和潤滑有關。軸心的溫度大約在攝氏三到五百度,這是柴油引擎在一般兩、三千轉的狀況下。汽油引擎用的渦輪大多會在攝氏三百到七百度。這些都不是在重操的狀況下。重操紅線長時間高轉速之下,柴油引擎渦輪(這裡指的柴油引擎是柴油小客車,2000年後生產)的溫度將高過攝氏七百,甚至九百。汽油引擎更可能到達攝氏一千一百度。當然,這不是每一種車都是如此。只是舉例。
潤滑出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機油在軸心時,高溫沸騰。(前提,我們TDCI的渦輪軸心是浮動式,以機油薄膜為其支撐)沸騰的機油,加上溶在機油裡的廢物,會容易形成膠狀物或簡單說–變質,形成所謂的油泥。可怕嗎?放心啦!只要你啟動就一定會發生,只是說來不來得及被其他的機油換下來。如果其他的機油也老化的話,這裡的油泥可能就會發生累積。所以說,常換機油的概念是對的。
渦輪出問題的那些車,大多在市區比較多。其實也沒有幾台啦!不必擔心。另外,渦輪是耗材。在市區,走走停停不是機油老化的元兇。走走停停是機件老化的元兇。機油老化的元兇在於汽缸燃燒後的氣體,溶在汽缸壁的薄膜上。大家動動腦,如果燃燒比較完全及燃燒比較不完全的狀況下,何者在長時間下來對機油比較不利?
聰明的你,答案當然是燃燒不完全的狀況下,機油老化最快。為什麼?因為燃燒不完全的氣體中的化合物的複雜最多,碳粒也多也大。所以,容易有黑煙囉!
什麼時候是柴油引擎黑煙最多的時候?啟動及起步、重踩、高轉速。以下簡單說:
啟動及起步,因為供油的高壓泵浦壓力還小,所以在噴油嘴霧化柴油的狀況就不良。柴油霧滴比較大,整體接觸空氣的面積較小(相對於高壓霧化的狀況下),能燃燒的效能就低。加上在這個機候的渦輪增壓小,進氣較少。所以整體的狀況就是,燃燒後碳粒大,多種未燃燒完的不穩定化合物。這時產生的黑煙大,而且毒性高,DPF需要花長一點的時間燃燒。
重踩,因為臨時供油增大,沒有多餘的空氣來燃燒。這時汽缸內的溫度會瞬間下降幾度,然後再上升原因是多出霧化的油滴吸收了汽缸內氣體的熱而氣化。OK!來不及燃燒就排出去了,這時的總化合物的項目和啟動及起步不完全相同。大量的大粒徑碳粒及未燃燒的柴油,形成大量的黑煙。DPF也是負擔長一點的時間燃燒。
高轉速,何謂高轉速?這有點難以界定。這樣吧!扭力曲線下降切線變得更大的那裡算起好了。以TDCI的引擎,大約在3800到4000轉左右。(其實,這樣的轉速對過去柴油引擎來說已是超高轉速)在這時候,馬力進入最大而後衰退。霧化柴油壓力也進入最大,這時的霧化油滴是很細的。渦輪增壓的氣體也是充足,但為什麼也是有黑煙呢?原因就是汽缸運轉快,排除氣體也快。簡單說,就是燃料和氣體來不及燃燒就排出去了。產生的煙比較褐色的黑煙。化合物的項目也和以上兩者不完全相同,長碳鏈化合物比較多一些。但,一個好處,比較來不及溶解在缸壁,是三者狀況中,溶解在機油中最輕微的。
OK!廢話不多說。在市區裡的車,因為上述前一到二項的使用機率較多,所以,機油溶進廢物的量較大。這些東西,在高溫狀況下,易形成油泥。市區車必須提早換機油的原因來自於此。特別是長時間怠速的車。因為長時間怠速下,廢氣、碳微粒溶於缸壁機油的時間較長,溶於缸壁機油的機會較大。
這些油泥,如果在渦輪長時間出現時,就容易形成沉積。沉積多了,沒有清除的狀況下,就容易讓新鮮替換的機油來不及換上。因此軸心溫度更高,高溫會更快破壞油分子間的極性、分子間引力。簡單說,就是高溫破壞油膜,而後失去潤滑。軸心不是彎曲就是卡死。
怎麼辨?用油是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用油來說,可以用號數更大的,比如:5W-60。號數更大,高溫狀況下油膜較不易破。這是事實,但TDCI的引擎油道比較小,加上這個原廠蓋瑞特渦輪的軸心的空隙也小。是不是適合高號數機油?小的不認為。
高號數機油在一般使用下,引擎溫度不夠高,油更黏,渦輪軸心空隙的油通道換油速度慢,反而容易引起油泥,進而增加軸心損毀的機率。不要小看軸心空隙中機油的流通。因為軸心的熱,大多是從這裡讓機油帶走的。流速大,有助散熱。
接下來,小弟提出一個危言聳聽的話,您可以選擇相信或不相信。那就是,TDCI用的機油,在不重改引擎及不長時間惡操、紅線轉速下,特別是市區車,使用流動性更大的低號數機油。重點在流動性大,降溫快,反而不使用耐高溫機油,這才是王道。
市區用車較多的TDCI不妨考慮低濃度機油,比如。5W-30、0W-30、0W-20。這樣的選擇比較適合常在市區內跑的車。為什麼?因為流動性大,渦輪軸心的散熱較快,前提是不適合長時間高轉速或重操。而且,市區車每五千公里換一次機油,正適合這種機油。因為小弟用過0W-30的機油,比較省油。而且大約6000公里開始衰退。這種油不耐較長時間重操下的高溫,較稀的機油在高溫下油膜容易破裂反而傷害引擎的活塞、缸壁,所以不適合長時間重操。但很適合市區內的一般使用者。更可以發揮省油的機制。小弟用過0W-30,約可比5W-30省7%。記住!還是要找符合ACEA C4或C3,儘量符合柴油車使用規制的機油。
市區車用了這種機油,再耳提面命一下,五千公里換一次油。不要重操或長時間紅線高轉速。
怠速容易形成油泥
怠速容易形成油泥的原因來自於霧化柴油燃燒不完全。在低轉速的狀態,高壓供油泵壓力較小,柴 油霧化的狀況比較差。另外就是怠速時,渦輪增壓進氣量小。以上兩種情形會讓燃燒較不完全,因此碳微粒較多,形成酸性的氧化物多,加上運轉慢排氣慢,溶進缸壁機油的時間及量增多,進而讓機油髒得快,也稍稍加快消耗機油中的酸中和劑。長時間下來,機油老化快。這也是DPF容易塞的原因–碳微粒粒徑大,燃燒時間長。若要長時間怠速,(比如:在車上幽會)建議還是關閉引擎,可以延長機油的使用壽命。只要油選得好,柴油車的機油大多是因為髒而換掉,倒不是因為機油分子衰退的量大而換掉。
延遲熄火
停車時要不要延遲熄火。這個問題要問車主自己。一般來說,只要是很少用上4000轉的車加上正常機油保養的,就不需要這種東西。如果您剛好在高速公路下來的,更用不到(除非您在高速公路長時間拉到四千轉以上),因為撞風的關係,所以機油、引擎不會高熱、渦輪軸心溫度也不是很高。但是,如果您是市區車,而且每次都享受檔檔高轉速起步的快感加上急性子,那大概就用得上。
或許,您曾經聽過渦輪車引擎很熱,所以延遲熄火是需要的。OK!那就去買吧!增加台灣的經濟,這是好事。柴油車的渦輪,比起汽油車用的,是不太一樣的。柴油燃燒的速度比汽油慢,柴油引擎因為轉速不高,所以累積的熱不比汽油車來得快。您還要考慮散熱的問題,柴油車、汽油車同CC數下,假設散熱能力相同,那累積出來的熱會不一樣,怠速時柴油車大致上還是比較低。不要因為「渦輪」兩個字就HIGH,那四百萬噸的輪船怎麼辨呢?裡面的渦輪大約是我們車子的六分之一大,那停泊後延遲熄火要不要裝一下?冷車更久?
一般來說,重操山道之後,先開一兩公里,再停下來等五到十分鐘再熄火。這樣對渦輪比較好。再怎樣熱,也不會比汽油渦輪車熱。在市區,檔檔高轉速的話,大約是一到兩分鐘,長時間高轉速的話,就五到十分鐘。一般開,不管市區或高速,只要保養確實、用油適當,大致上是不需要延遲熄火的。一切看車主您的用車時機了。個人造業個人擔~~
高速公路及一般行車分享
撞車以車頭正前方開始。如果真的已煞不住車的話,車子的正前方才是最耐衝擊的。小發財的前方有三層的潰縮區。前保桿、前車樑、防火牆、乘客室內鋼樑,這些都能耐正前方的衝擊。切記,不要用前方向燈端的保桿尖端來撞擊,因為這樣可能會讓輪拱變型進而影響前輪,導致車輪不能控制,可能會造成另外更想不到的災難。或許您會說,車禍哪有時間想這麼多。是的!但有了這觀念後,可能對您是有幫助的。這種事,在高速公路看多了。前輪無法控制,車子打轉,撞上其他來不及反應的車子或是翻車,這才是更危險。
在高速公路上,引擎失水,引擎高溫,要是發生的話,首先打方向燈往路肩方向靠,放油門,踩離合器,不要排空檔(如果可能升上一檔,踩離合器),以滑行的方式靠路肩。如有需要動力,放離合器,輕踩油門。切記!任何踩油門的動作,小心引擎縮缸卡死,會無法控制車況。若引擎已經掛了就踩離合器或放空檔。
高速公路爆胎,爆後輪還好控制。爆前輪才是最危險。爆胎時,手緊握方向盤,如果車輪住哪一方向,方向盤就稍微就車輪的方向偏一些控制,順勢一點一點修正方向,打方向燈朝路肩修正出去,放油門輕一點,最多依原來的油門深度,不要再踩深油門。前輪爆胎是最可怕的故障。如果輪圈的直徑越大,爆胎的影響越小,這也是高級安全房車鋁圈直徑較大的原因之一。有ESP或TCS的車,遇上爆胎會比較安全。
高速公路上遇上死豬、死狗、棧板等等的小型障礙物,如果遶道不行,儘量不要車輪壓過。一來,輪胎可能刺破。二來,有可能會很短暫的前輪控制不良。
不要隨意的跟大貨車、大客車、板車等等,也不要離他們太近,也不要開在他們前面(至少離五六十公尺)。如果前方有大型車緊急煞車而來不及煞車,就往左右車道。(我知道這樣說只是廢話)若轉出後,或左右前方有日系國民車(特別是T牌的ALTIS或VIOS,這兩種車最多),不要怕,車頭正向撞上去。先保命再說,這兩種車是全車潰縮區。撞上他們比撞大型車來得安全。
沒ESP、TCS、ABS的車在高速公路遇水坑的問題。這是從舊車上的經驗而來,當發生時,緊握方向盤,放開油門(也可以含著油門),不要踩離合器更不要放空檔(如果您排檔很狠的話,可以入水坑前降檔)。之後過水坑才能踩油門。這只是小弟的經驗,搞不好您有更好的方式,說出來大家分享。
氮化硼的補述
氮化硼的補述,清潔不能用高壓噴水槍、清潔劑噴、清洗,特別是含醇類、溶劑。最多用水管慢流速水流沖而已。氮化硼塗佈後,會慢慢地老化。老化的原因是灰塵及蟲屍。
灰塵及蟲屍會降低氮化硼的散熱總面積,進而減少散熱效能。氮化硼本身不再氧化,所以是不會老化。噴了若常怠速是效能不彰的。小弟的車是跑長程高速公路,所以效能大。市區車,會感覺冷氣變冷。氮化硼若老化,散熱頂多會回到接近原來沒塗佈的狀態,但還是比沒塗佈效能好。大約八到十萬會覺得老化了些,因為灰塵的緣故。洗一下,散熱效能會恢復到原來的七、八成(氮化硼再怎樣老化也比沒塗佈的效能大)。另外,不要常洗。若塗佈掉了,可以清洗一下,等乾了,再噴氮化硼補一下就OK!市區方面的使用心得,可以請教台北小黃老大。
氮化硼,也可以用來塗佈渦輪。但小的認為渦輪真正要散熱的地方是軸心。所以就沒有塗佈渦輪了。氮化硼塗佈渦輪或引擎須用高溫用氮化硼,差別在塗佈的耐高溫附著物。
水箱精品牌分享
水箱精品牌分享。其實,小弟用的大多是福特原廠水箱精。用過福斯(VW)原廠的水箱精。福斯用的水箱精,比較適合歐洲氣候。也就是適合溫度低。抗凍劑濃度比較大,大多是乙二醇,也就是坊間說的油性水箱精。其實沒有分別油性、水性水箱精(乙二醇多的水箱精在台灣有人稱為油性水箱精),絕大多只有抗凍劑(抗凍劑也有不用乙二醇的)及防銹劑的差異。買這類的產品,如果您是不太了解的車友,建議找大廠牌,比如:亞拉(抗凍劑約較濃些)、福斯(抗凍劑約較濃)、福特原廠(抗凍劑約中等),三者都具防銹。水箱精,在台灣用車,大多只要求防銹就可以。抗凍條件就依車友的需要而改變。另外,在之前上一篇說的:用兩桶的散熱效能會好一些的,是指福特原廠水箱精。
在換水箱水時,最好是回原廠搞定。車主自己也是可以自行換,只是比較要注意的是引擎水道的空氣是否排乾淨。若沒排乾淨的話,水道有大氣泡在,就會引起部分水流不通,最後可能會引擎部份引擎過熱,這是要小心的。如何自己弄呢?回原廠向技師討教排乾空氣的方法,或是參加北中南的各部聚會,請教有經驗的車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