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把程式換上Dreamscience Turbo B的模式,
開始進行測試,看看究竟該用哪個程式好。
PumaSpeed的350程式,應該算是沒有完成,
總之,阿文的車、牛伯的車,以及我的車,雖然換上加大渦輪,
但程式對應沒有對應到硬體,
之前阿文跟牛伯是使用340的程式,我則是用330的程式,
阿文因為排溫過高,所以後來又改用直通管,
然後去SuperChips那邊改寫程式,也就是所謂的客製化Bluefin,
所以BAR數可以打到1.5左右。
我的車換上K&N進氣之後,排溫的部分突然變高的樣子,
可是後來退回原廠模式,發現溫度也差不多,
今天把程式換上Turbo B測試看看,
想瞭解一下各程式的特性,
想說,反正已經換了渦輪了,
既然已經做了實驗,就把實驗結果跟大家說一下,
哪怕是很挫賽,只要大家能從中研究分析出更好的方法,
那麼也是值得。
今天換上這個程式之後,在上班途中的測試,原來是個錯覺,
晚上本來TOM說要到內湖來測試的,
想說要在首都高上走九遍,
不過廖北亞幾個人,竟然在奔完北宜後,在路邊聊了起來,
所以沒有進行測試。
自己在內湖重劃區衝了幾次,
一檔、二檔速度拉上去時,
仍有乖胎聲,
拉速度上去不吃力,不過沒有測秒數,也不知道狀況。
轉速到2000轉時,沒有超過0.3BAR,到了2500轉時,也差不多是0.3BAR,
到了3000轉時,差不多在0.6BAR,
一、二、三、四檔的狀況好像差不多都是這樣,
這部份還要仔細記錄,因為沒有看很清楚。
增壓值要壓底,差不多是4000轉的時候,
這樣的設計,可能是要拉尾速或是讓高轉速的馬力可以出來,
在市高拉到18格,前面車多,差點煞不下來,
排溫也差不多是850度,
想說,如過上20格,應該還是900度,
跟原廠模式好像差不多。
2500轉到3000轉之間,
扭力仍然相當飽滿,
因為時間有限,還有很多部分沒有測試到,
今天僅作局部紀錄,
下次測試後,再跟大家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