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註冊
登錄
FSC 蝦皮商城
FSC_IG
FSC 粉絲團
MK4社團
精選文章
改裝秀場
故障統計
車研究
FSC
哈啦休閒區
新爸.新媽.Baby報到區
1
‹ 上一頁
…
4
5
6
7
8
…
下一頁 ›
發表文章
投票
回應此文章
全部
哈拉
吃玩拍
車友秀場
新人自介
開箱
趣味
存檔
|
收藏
點閱數:
12,823
次
[哈拉]
新爸.新媽.Baby報到區
無頭像
球球
版主
文章 1773
用戶失蹤天數 661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來自 在那遙遠的星球 一粒砂
發表於 2006-11-28 09:39 AM
#51
TOP
回文
連結
胖瘦由天生?
肥胖是現代人類的困擾,為甚麼現代人胖的愈來愈多?甚麼時候會形成胖的因子或趨勢?我們由幼兒期的飲食習慣做一些建議。
最近的醫學報導指出:小於三歲以下的肥胖寶寶,如果父母並不肥胖,若能及早好好控制,未來是不會長成大胖子。但是如果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在繼續肥胖,不論父母是不是胖子,將來長大後是胖子的機會大為增加。
除了先天的遺傳因子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外,如果父母的體形並不胖,為甚麼胖寶寶有愈來愈多的趨勢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生活形態的改變,各種現代化社會所造成的生活習慣,使胖小片孩愈來愈多,雖然沒有國內的統計資料,但是根據美國的資料,最近廿五年以來,肥胖的小朋友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無頭像
球球
版主
文章 1773
用戶失蹤天數 661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來自 在那遙遠的星球 一粒砂
發表於 2006-11-28 09:40 AM
#52
TOP
回文
連結
肥胖的定義
一般認為在成長曲線圖上超過九十百分位以上就是肥胖。最常用的測量方法是先用體重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得到的數值稱為BMI(身體質量指數),如果體重超過BMI加14以上就稱之為肥胖。當然還有一些測量脂肪厚度的方法,尤其是測量腹部的腰圍都很常用,因方法很多,不多敘述。
肥胖除了會造成不便,引起病病外,現代人更在乎的是外觀上所造成的心理上自卑。
為甚麼很多小朋友從小就開始肥胖呢?最主要的還是由於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
一、從小就開始看電視,一直坐著不動,體內過多的營養沒有辦法消耗。平日生活中靜態的室內活動多,而動態的室外運動少。
二、正餐中高熱量的各類食物過多,統計中可以發現肥胖的小朋友(甚至成人)在三歲餐中常以肉類為主食,米飯及蔬茱類明顯過少。
三、過多的零食及消夜:時常在非用餐時間或是看電視時吃了太多的高卡路里的各式零食、飲料、或消夜,例如可樂、巧克力,薯條,雞塊、糖果….。
當然,如果父母或祖父母肥胖,子女受到遺傳的影響也比較容易肥胖,統計上了解如果父母兩人都是胖子,子女是胖子的機會有三分之二,同卵雙生的雙胞胎即使不生活在一起,也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機會兩人未來都是胖子。
肥胖除了會造或小朋友未來心裡上的障礙,影響合群性及團體生活之外,嚴重者也可能造成呼吸道的阻塞,引起睡眠時的呼吸中止甚至死亡。所以如果肥胖的小朋友在睡眠時出現嚴重打鼾甚至至呼吸中止現象者,應該去找醫生檢查。有些小朋友也會因為肥胖造成股骨頭壞死或是骨頭在發育中間變形。
無頭像
球球
版主
文章 1773
用戶失蹤天數 661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來自 在那遙遠的星球 一粒砂
發表於 2006-11-28 09:41 AM
#53
TOP
回文
連結
肥胖問題的處理
基本上是不建議給小朋友吃減肥葯的,也不建議用手術治療。
一、如果單純的肥胖,不應該影響到身高。
如果肥胖再加上身高不太長,就要考慮到:
1.是否有服用含有類固醇之類的葯品。因為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小朋友加,這些病的治療中醫生時常會加入一些類固醇葯物。這一類葯物除了會造成月亮臉、水牛背式的肥胖外,也會影響到正常的長高。如果有這一種情形要與醫師溝通,瞭解是否有其它的葯物可以取代類固醇做為治療的選擇。
2.有些父母為了小寶寶的胃口不好,時常自己去藥局隨便買一些開胃的葯,以往時常看到有些小寶寶吃了以後會胃口大開,長的胖胖的,但是青春痘卻都長出來了,有經驗的醫師一看就知道這一種葯一定加了一些荷爾蒙或類固醇的成份,現在這種現象已經少了,但是家長仍要注意,不要亂為小寶寶買開胃葯或補葯。
3.否有某一些別的疾病;例如,甲狀腺功能不足、生長激素功能不足、腦下視丘症候群等。
二、飲養治療:
需給小朋友均衡的飲食,不可偏食。有的家長限制了小朋友的食量,小朋友只少吃飯,肉一點都不少,這樣也是不夠的。家長可以去請教醫師及營養師如何計算食譜及熱量。減肥的速度也不能不快,原則上每週不超過半公斤,以免影響到正常小朋友的生長及營養均衡。特別肥胖的小朋友才可以更快的速度減肥(每週一公斤以上),但是可能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氮素流失、心率不整等問題。
各種減肥食譜中大致可分為低熱量均衡飲食(每日依年齡分為1200卡至2000卡)及低熱量高蛋白飲食(每日600至800卡)兩種,是重要的是要由營養師開出菜單。
三、行為治療:
包括減少看電視的時間、增加親子互動的時間,改變吃甜食的習慣,家長適給予適當的獎勵。
對於較大的小孩,父母可以在觀念上與他溝通,使他能了解肥胖的壞處,可以早期達成飲食治療的目標。
四、增加運動量:
離開電視、電玩、電腦等不運動的活動,不坐電梯,多爬樓梯,練習做家事,假期多做戶外活動。較大的小朋友再週至少要有三至五天要運動,每沒時間不得低於三十分鐘,每次運動都要流汗。
養成良好的飲食作息習慣,不但可以院止肥胖的發生,也可以大為改善生活及生命的品質。
無頭像
球球
版主
文章 1773
用戶失蹤天數 661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來自 在那遙遠的星球 一粒砂
發表於 2006-11-28 09:46 AM
#54
TOP
回文
連結
該不該坐學步車?
學步車雖然有可支撐部份身體重量及練習走路的功能,但是因為現代家長時常把學步車做為「減少照顧寶寶的幫手」來使用,而時常疏忽了對寶寶的照顧,尤其在由媬姆照顧的時候最常見,而延生很多小寶寶的意外受傷,其角色值得探討。
世界趨勢,在醫學界漸傾向不用學步車。
其原因是:
學走路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寶寶長到一定年齡(十個月左右),肌肉、骨骼的力量的發育及神經的協調感夠了的時候,他自然能站起來,再逐漸學走路。如果寶寶的腿能站三秒,他自然能自己扶著東西站三秒,當下星期能站五秒時,他自己就站五秒。但是是否有必要在寶寶能站五秒的時候。要他用學步車多站到十秒?醫學上認為是不必要的,因為他的肌肉骨骼還沒有發育到那個程度,太早、太久的勉強要他在學步車中一直站著,或用「蹬」的方或學走路,這種「揠苗助長」的方式對發有沒有任何好處,反而因為小寶寶的控制力不夠,或學步車的誤計不良、或家中的安全不夠而不斷的「翻倒」或「夾到」出各種的意外。如果仍要試著坐學步車,基本上一定要有以下條件配合:
1.齡至少八個月以上,且發育正常。
2.保持安全距離,使寶寶不能接近其他危險物品。
3.剛開始時只要坐短時間即可,然後再逐步的延長。
無頭像
球球
版主
文章 1773
用戶失蹤天數 661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來自 在那遙遠的星球 一粒砂
發表於 2006-11-28 09:49 AM
#55
TOP
回文
連結
嬰兒夜哭(驚到要「收驚」嗎?)
許多帶過小嬰兒的老人家時都會有這種經驗:寶寶夜裡突然驚醒,急切的哭個不停,好像被嚇到的感覺。父母也會固此手足無措,甚至去「收驚」、但是第二天起來,寶寶又好好的。這種現象在國內、外都很常見,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若將與生病有關的情形排除(例如有感冒,鼻塞,腸阻塞,腸套疊,甚至於尿布溼了…等原因)之後,大致的原因可以歸類如下:
一、環境因素:環境太熱、太冷、太亮、太吵、尿布太溼,甚至頻繁的換床,沒讓寶寶在固定的床上睡眠,或者環境的改變:如旅行,都可能造成寶寶的睡眠問題。
二、每個嬰兒生下來都有其獨特、天生的氣質,有的很安靜,有的則是磨娘精型非常吵,磨娘精型的孩子在夜間就比較會哭鬧,這些特質在出生的時候就有明顯的不同。遇到磨娘精型的小寶寶,父母會比較辛苦,必須用更多的愛心、耐心去面對。
此外有些觀念也需要讓父母親了解:當嬰幼兒夜間沒有哭鬧時,並不表示他們整夜都安眠,桹據統計,9個月大的嬰兒只有16%能一覺到天亮,其餘的84%在夜間某時段都曾醒來,只是有的並不哭鬧,也不吵醒家人。嬰兒睡眠的週期會受本身身體的情形及及外在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而成長的過程將自然也會調整睡眠問題。作惡夢、發出似笑似哭的聲音是每個正常嬰兒都有可能會發生的,不必太擔心。
三、相當常見的原因是小寶寶肚子脹氣:
可能因為奶嘴孔的大小不適、母親餵奶的技巧不好,拍氣的方式不對……等等,造成寶寶在夜裡脹氣,因為肚子痛而哭個不停,當肚子裡的脹氣隔一段時間舒緩了,肚子不痛也就不哭了。所以醫師們常建議用手掌按摩小寶寶的肚子;傳統的老人們也會要媳婦把白花油、紅花油、萬金油等擦在小寶寶肚子上;許多母親則是會抱著寶寶用力的搖呀搖;或是抱到附近街道走一走,或去廟裡收個驚,這些方法對於減少小寶寶的肚子脹氣都會有效,但是這些動作的意義都是相同的在利用各種動作來舒緩小寶寶的脹氣。
最近、美國有一篇報導,他們設計了一種嬰兒的汽車椅,椅子前面有一個小枕頭可以壓在小寶寶肚子上,寶寶夜裡哭不停的時候,把他放在車上,出去兜一圈,回來就好了。其意義也是按摩肚子可以降低小寶寶的脹氣。
四、小寶寶的情緒不安,也可能是夜哭的原因:
不可否認的,例如放鞭炮時突然的驚嚇,也時常會造成寶寶的情緒不安。寶寶雖然小也是有情緒性的反應,如果你在小寶寶床邊對著剛出生沒有幾天的他扮笑臉,他也時常會跟著笑;如果你用很凶的表情嚇他,他也會跟著皺眉頭甚至於會哭。所以情緒受驚嚇也是寶寶不安的原因之一,民俗的說法就是寶寶會「驚到」。
父母的因素:父母親的情緒問題例如爭吵、工作壓力、焦慮、煩惱等,都會直接影響寶寶的情緒、寶寶也會因為家中的氣氛,父母的爭吵而感到不安,間接造成哭鬧反應,尤其五、六個月以上已經開始與父母互動的較大寶寶。
而當哭鬧的嬰兒與父母同睡或父母再給予額外的餵食,常使得寶寶有更重的依賴感,夜間哭鬧的行為變本加厲。
五、習慣性的哭
國外統計,發生虐待兒童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一、兩歲大的小寶寶夜裡哭個不停,父母被吵的第二天都沒有精神上班,夜裡若反覆哭很多次,耐心不夠的父母就會出現虐待兒童的動作。最常見的這種寶寶在白天是由媬姆照顧,白天媬姆照顧時,為了方便讓他多睡,到了晚上他不睏,又沒有人陪他,他就吵個不停。
醫學上也非常瞭解的另外一個現象是「生理時鐘」:例如我們一般人如果每天早上六點鐘起床,習慣了就是沒有鬧鐘也會自己醒。同樣的,小寶寶也有這種現象,如果他每天夜裡三點、五點各醒一次,醒了以後會吵半個小時,在前幾天的時候父母可以忍耐,會起來安撫他陪他,但是時間久了小寶寶己經養成定時會醒的壞習慣,父母太累了受不了的時候,就會出現打小孩的情形。
所以處裡的方法:
第一、減少寶寶白天睡眠的時間,將睡眠移到夜裡。
第二、在寶寶半夜哭的時候不要抱他搖他,以免養成一定要抱的壞習慣
當然最好找醫生檢查一下,確定他沒有任何疾病。
無頭像
球球
版主
文章 1773
用戶失蹤天數 661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來自 在那遙遠的星球 一粒砂
發表於 2006-11-28 09:51 AM
#56
TOP
回文
連結
寶寶臉上長青春痘嗎?
新生兒紅斑
這是寶寶臉上長青春痘嗎?
不對!
這是寶寶臉上剛出生皮膚的過敏反應, 不是發炎或化膿, 大約一兩周內會自動消失。
無頭像
球球
版主
文章 1773
用戶失蹤天數 661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來自 在那遙遠的星球 一粒砂
發表於 2006-11-28 09:52 AM
#57
TOP
回文
連結
安撫奶嘴與吸手指(口慾期)
六個月至兩歲的小寶寶是生長過程中的口慾期,對於任何好奇的東西都會咬,也時常會養成吸奶嘴其至吸手指的習慣。小寶寶這一段期間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尚且不足,吸吮安撫奶嘴可以為寶寶自己帶來吸吮的滿足與安全感,當寶寶逐漸長大,對於週遭的人、事、物能互動時,吸安撫奶嘴的需求就會逐漸降低。如果父母或媬姆與寶寶之間的的互動不夠;或者是為了減少照顧的麻煩而讓寶寶獨處太久,把安撫奶嘴當成減少照顧的工具時,寶寶吸安撫奶嘴的現象就可能會轉變成為一種難以戒除的習慣。
吸吮期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口慾期的不滿足在未來性格的形成上,容另造成偏激、不安與耐性不足。所以醫學上並不會限制口慾期的正常發育過程,並加以輔導與配合。在選用安撫奶嘴時並不建議用一般形狀的奶瓶奶嘴當成安撫奶嘴來使用,一方面因為其材質太軟,不能滿足口慾期小寶寶較強的吸力,是一方面如果上面有奶嘴孔存上,寶寶可能會吸了滿肚子的氣,容易造脹氣、肚子痛。理想的安撫奶嘴建議選用母乳形狀或是扁奶嘴頭的較佳。
絕對不建議太小的寶寶,例如只有兩個月大,就使用安撫奶嘴,時常看到有些兩個月大的小寶寶,在打預院針或做健康檢查時身上就掛一個安撫奶嘴。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年齡太小,寶寶還沒有到口慾期,不需要用;另一方面是會有有很大的衛生問題。正常的奶嘴奶瓶消毒,一般平均每天煮六個奶瓶,每用掉一個,下一次就用另一個新的,這種做法要持續到年齡滿八個月大時。但是使用安撫奶嘴的時候,時常是一整天另一個用,中間根本就沒有再去完全的煮沸消毒。根本不合衛生的原則,寶寶很容易有腸胃炎或呼吸道感染。
正常使用安撫奶嘴的時候,也要盡量保持衛生,寶寶不吸的時候要用奶嘴蓋子套起來,避免弄髒。安撫奶嘴的表面如果出現粗糙不平滑的時候就要換新。偶而會看到一些小寶寶身上綁安撫奶嘴的帶子都髒的變成黑色仍在使用,這是非常不好的。
對於寶寶而言,吸手指比吸安撫奶嘴更方便,時常在不自覺的情形下慈成吸手指的習慣,吸手指雖然也很能滿足吸吮慾,但是其壞處除了不能消毒保持衛生之外;手指的皮膚長期浸溼變脆弱後很容易咬傷發炎,有些寶寶直到小學都有睡前吃手指的習慣,長久下來手指都會出現變型的現象。所以在醫學上並不鼓勵吃手指,當寶寶在早期出現吃手指的現象時,就盡量用安撫奶嘴代替,如果已經有習慣性時,簡單的可以用載手套、抹黃蓮的方式阻止他;再不行時可以用一條帶子(例如剪一條紗布繃帶),一端綁在寶寶的大腿上,及一端綁在寶寶的
手腕上並繞過手掌的虎口,其長度可以讓手自由活動,但是就是了能把大姆指放到口中。當然,這一種半強迫的方式小寶寶會生氣不安,父母一定要多陪他,用講話、各種玩具、聲音轉移他的注意力。
習慣性使用安撫奶嘴或吸手指的另外一個間題就是會造成牙齒變形,咬合不良及外觀不雅觀。所以寶寶的口慾期是要滿足的,但是不可以讓它成為長久的習慣。
無頭像
球球
版主
文章 1773
用戶失蹤天數 661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來自 在那遙遠的星球 一粒砂
發表於 2006-11-28 09:53 AM
#58
TOP
回文
連結
要如何戒除安憮奶嘴呢?
1.基本上吸吮期(口慾期)表現的強弱與寶寶受關懷的程度是相對的。也就是父冊對
寶寶的照顧愈多,寶寶的注意力及受到的啟發是多方面的,除了在小床上之外,媽媽多抱寶寶看看四週各種不同的東西,看看花花、樹樹、車車,對他講講話,一方面可以帶他牙牙學語,另一方面週遭事物的刺激也會加強他多方面的注意力,使他很自然的脫離吸吮期。
2.在寶寶逐漸長大的過程中,用半歲到一歲,把他的吸奶習慣慢慢調整成用吸管,再調成用柸子,使他逐漸容易離開奶嘴。
3.在戒奶嘴的時候盡量給他安全感,不要讓他感到不安,尤其在他最依賴安撫奶嘴的
晚上入睡前,可以在床邊講故事,陪他入睡。
4.如果是媬姆照顧,在戒奶嘴期間不要換媬姆,較大的小朋友不要換幼稚園,不要加
垂他的不安全感。
5.可以用小孩可以理解的語言對他講理,一、兩歲上也是可以聽懂,可以溝通的。
6.大小孩可以用鼓勵的方式,也可以用團体生活的力量,當他看到別的小朋友都不吸
奶嘴時,也會不好意思。
無頭像
球球
版主
文章 1773
用戶失蹤天數 661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來自 在那遙遠的星球 一粒砂
發表於 2006-11-28 09:55 AM
#59
TOP
回文
連結
O 形腿 X 形腿、腳掌的內翻與外翻
小寶寶出生之前,在媽媽的肚子裡的時候,是兩腿兩腳交叉的盤坐於子宮內(可以自己參考懷孕時的各種圖片),兩腿及兩腳受到子官及羊膜的環繞壓迫而彎屈向內,剛出生之後兩腿也因此呈0型,兩腳呈內翻的姿勢。以後隨著年齡慢慢的長大,到了七、八個月大以上,寶寶愈來愈會站會走的時候,兩隻腿隨著重力線的方向會愈來愈直,兩隻有點內翻的小腳也隨著學習走路時腳掌所受的壓力而愈來愈能平放。
一般在兩到四歲會有相當程度的改善,到十歲左右有百分之九十五完全正常。
如果父母能輕易的用手輕扳就能使寶寶的腳掌回到正常位置時,通常是不需要手術的,待其長大會走路時自然就會自己改正。若情形比此種嚴重則需請小兒骨科的醫師會診,以決定是否需要早期以手術治療,有一種更嚴重的情形,是在寶寶出生後兩隻腿上部都有明顯的外翻現象,若再以尺測量時若再發現兩隻腿的長度也不相同時,醫師會考慮到是不是小寶寶的腿有一種稱之為「先天性髖關節脫臼」的疾病。
正當人的大腿骨頂端(股骨頭)是固定的套在骨盆(腸骨)骨上的凹槽內,週圍有韌帶固定的很好,但是如果韌帶或凹槽發生問題,引起股骨頭脫出了正常位置時,未來小朋友就可能很難行走。所以醫師若檢查出屬於這一方面的問題的時候,會為這種小寶寶手術治療並打石膏固定。
無頭像
球球
版主
文章 1773
用戶失蹤天數 661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來自 在那遙遠的星球 一粒砂
發表於 2006-11-28 09:56 AM
#60
TOP
回文
連結
還有那些先天的情形可能影響到腿的外型呢?
例如:
早產兒因為肌肉及韌帶比較鬆軟無力 。
有的小寶寶有先天性的扁平足。
某些少見的肌肉骨骼疾病(先天性軟骨成型不全症、麻煩症候群)。
但是如果後天的照顧不良,例如用傳統「揹小孩」的方式帶小寶寶,可能因為兩腿一直撐開太久,成了習慣性的O型腿。
有些人從小習慣於跪坐或盤坐的姿勢也會影響腿型。
太早坐學步車,在腿部肌肉骨骼還沒有發育好的時候,就勉強學站、學走。
有些過胖的小朋友也會造成腿型不好,所以不可以太胖。
腿型不好除了外觀的問題外,也可能造成未來容易跌倒,時常容易疲勞‧痠痛。
必需平日養成良好的姿勢習慣,小寶寶有不正常要早日警覺,並找醫師確定。
請教MK3 TDCI 引擎,斜坡起步,變速箱限制功能 ...
MK3 8W六角鎖又掛了
13年focus mk3 六角鎖
壓縮機常常重啟,沒有開啟停。
NEW_IMAGE FORD FOCUS MK4/4.5 ST/ST-LIne 專 ...
儀錶無顯示
MK2液晶淡化中南部哪裡可以維修
MK3 8W駕駛窗戶電動升降梯壞了
新創舉!提前繳納汽燃費有好康 520前快行動 ...
1
‹ 上一頁
…
4
5
6
7
8
…
下一頁 ›
發表文章
投票
回應此文章
加入贊助商
|
免責聲明
|
聯絡我們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