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自由無法從你的身上剝奪,那就是你有能力選擇自己在任何特定的環境裡所抱持的態度,亦即選擇自己的行為方式。
富蘭克爾(Victor Frankl)
談判是生活中的一場遊戲。每當你努力消除差異、化解衝突、解決爭端、建立或調整各種關係時,你就是在進行談判這場遊戲。
毋庸置疑,談判是人際關係的血脈。儘管人們承認在外交談判和工作關係中,這種後天掌握的技能發揮了極重要的作用,然而他們有時免不了會忽視眼前出現的一些機會。若要把握住這些機會,人們必須掌握基本的談判知識,並在日常生活中善加運用。
對我們而言,生活是一個不斷影響他人的過程,無論對象是你的老闆、客戶或顧客、房東、鄰居、銀行人員、醫師或律師、保險或公用事業公司、銷售員、汽車經銷商、健保機構、國稅局稽查員,甚至是你的家人。我們似乎總想說服他人贊同自己的觀點。無論是處於什麼情況或是基於什麼原因,每當你想要透過參與社會交換活動來影響某人的行為和舉止,以實現自己的目標時,你就是在進行談判這項遊戲。
當然,你的態度和行動經常很可能會決定現有資源的分配方式、談判者的滿意程度,甚至是談判者關係的性質。
請注意,我在這裡將談判稱為遊戲,是因為如果你能以這種態度來看待談判,你就會有更出色的表現。請記得,你關注的是一場遊戲,因此你的態度應該是「關注,但適可而止」。
我為什麼這樣說?噢,請問你替誰談判最困難呢?當然,我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你自己」。這不僅符合你的情況,而且我自己的實際情況也是如此。
事實上,在過去的四十年裡,我就是靠著為別人談判才能過著不錯的日子。我儘量找一些富有的企業家或資金雄厚的大公司做為客戶,他們會聘請我代表參加交易活動。至於報酬,我可以從一筆巨額的交易中,按照適當的比例抽成。對我本人和我的家庭而言,這種工作方式運作得很好。因此,我必須精通談判之道。
然而,當我代表自己進行談判時,談判就不再是一場遊戲,而成為我的生活、我的遺產。因此,結果總是令我感到異常失望。為什麼會這樣?
如果我說這是因為我缺乏自尊,你相信嗎?我敢向你保證,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我對自己的愛是非常強烈的。實際上,如果我能增強自己的談判效果而降低你的談判效果,我寧願那樣做。但事實上,我代表你談判反而會做得更好些。為什麼會如此呢?這是因為我根本不是你。
我當然很關心你,但一定會適可而止。正是這種態度,讓我在替你工作時有獨特的視角。我不知道你是否明白,若想要有很划算的交易,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向另一方傳遞一種資訊:即便沒有這項交易,你的生活也不會受到不利的影響,而且你還有其他的選擇。因此,談判家羅傑斯曾說,「你要知道何時擁有它們,何時將它們疊好」,然後離開。
簡單地說,在所有的人際交往中,人們想要獲得成功並得到滿足的有效方法,就是「確實關注,但不能太在乎,要適可而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