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檔 | 收藏
點閱數:9,273
[KHD] 午覺風波議員嗆下台 陳菊:市民決定
   ☆★ViVi☆★

重機
文章 530
用戶失蹤天數 4296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來自 ☆★ 高雄☆★
發表於 2010-9-29 04:03 PM 
誰知道?  至少現在是進行式  發生了


 
   TY惡魔-亞當 (T.Y亞當)

版主
文章 2037
用戶失蹤天數 110
點數 104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北市 信義區 來自 桃園幫
發表於 2010-9-29 04:03 PM 
總而言之 政治人物 咀砲一堆

有GUT的沒幾個


 
   Alun1230 (阿倫~永遠的25歲)

版主
文章 3502
用戶失蹤天數 2049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北市 大同區 來自 台北市
發表於 2010-9-29 04:07 PM 
也對~
是不是也應該要求當今中央政府應該有所擔當面對現在的問題~
不要總是有問題就推給前朝政府...不管藍綠都一樣!


 
   閒雲野鶴

版主
文章 7147
用戶失蹤天數 2720
點數 88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新竹市 來自 新竹
發表於 2010-9-29 04:08 PM 
執政者不管對錯  『承擔』是必要的課題

與論在民主社會有一定的力量

力量在民主社會有一定的無奈




 
   EMAIL

腳踏車魔人
文章 65
用戶失蹤天數 252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新北市 永和區 來自 永和
發表於 2010-9-29 04:10 PM 
台灣的政治人物只做別人看的到的事,
煙火看的到所以要做,燈會看的到所以要做,
下水道、排水自然就看不到了,
兩位副市長在市長睡覺的時候做事市長會看的到嗎?
看不到自然也是不用做去休息囉。


 
   oosty (無限可能)

Focus 1.8
文章 2812
用戶失蹤天數 633
點數 2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北市 文山區 來自 台北市
發表於 2010-9-29 04:27 PM 
陳菊連番挨轟   民進黨團護主心切                                       
  • 2010-09-29
  • 新聞速報
  • 【中廣新聞/林憲源】
            
                                                            颱風天淹大水,陳菊在官邸「休息」,國民黨團議員連番猛批,民進黨團則是站出來維護陳菊。民進黨團議員稱讚高市府救災很努力,對於陳菊「休息」遭批評,民進黨團則說難不成要人「做到死」。
    民進黨團也批評控告陳菊的本和里里長,議員說那位里長颱風天下午也在睡覺,議員還把淹水責任說是里長該負責。
    國民黨議員猛批陳菊颱風天睡覺誤了救災,民進黨團則是站出來力挺陳菊,民進黨籍的議員都說,高雄市政府救災很努力很用心,才會在短短幾天就讓市民恢復正常生活。
    對於陳菊「休息」一再遭到批評,議員鄭光峰說,那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難不成要人「做到死」才甘願。
    議員洪平朗則是要大家看看颱風天楊秋興和黃昭順在哪裡,他說黃昭順當時人在國外,楊秋興則在高雄市參加喜宴,他說比較起來,陳菊還沒有離開高雄市。
    洪平朗也將矛頭指向本和里里長林紀美,他說颱風天當時,那位里長也在家睡覺,議員認為本和里淹大水,里長才要負最大的責任,他還說如果真有人要被抓被關,那位里長也要被關起來。

這倒是很奇怪的邏輯,為什麼地方淹水是里長要負最大的責任????里長有那麼偉大嗎?
拉黃昭順下來比更是奇怪,她只是參選人跟立委身分,又沒行政權,為啥拿她比?
楊秋興也是參選人跟高雄縣長,高雄市議會也沒理由去監督他呀?
為了護短就到處牽拖,真的不可取........
去年八八水災,不是第一線指揮官的人因為父親節吃頓稀飯,或是抽空去理個髮,
其實有那麼嚴重嗎?就被批成罪不可恕,黯然下台負政治責任,
那至少相同標準,今天的情形難道不該被批判嗎?除非是雙重標準,標準的護短.....
況且三個正副市長一起回家休息,連一個留守的都沒有,這說得過去嗎?

絕對是嚴重的行政疏失,何況先前還一直掩飾扯謊,根本自己都心虛......


 
   oosty (無限可能)

Focus 1.8
文章 2812
用戶失蹤天數 633
點數 2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北市 文山區 來自 台北市
發表於 2010-9-29 04:40 PM 
引述自作家 Berserker 的文章


看著近日來紛紛嚷嚷的高雄市市長陳菊及兩位副市長在災害進行過程中回官邸睡午覺一事,許多論點皆已失焦,不得不為文指正一二。
首先,根據「高雄市災害應變中心設置要點」第四條第一款「四、本府各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遇有重大災害發生或有發生之虞時,應依下列規定辦理:(一)向本市災害防救會報召集人(以下簡稱會報召集人,由本市市長擔任)書面報告災害規模與災情。」顯見陳菊是災害應變中心的指揮官無庸置疑。

其次,當時的狀況是否陳菊應該在現場指揮,依據同要點第六點第四款(水災)的設置規定,「3、一級開設:(1)開設時機:氣象局發布超大豪雨特報,且二十四小時累積雨量達三百五十毫米以上或氣象局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後,仍持續發布超大豪雨特報,經工務局研判有開設必要者」,我們不知道當時氣象局的發佈資訊,但是如果一級應變中心已經由陳菊主持開設,顯見當時確實已經達到一集災害應變中心開設的標準,陳菊也是當然的指揮官。

接著我們可以考慮現實的問題,因為說實在人不是機器,總是要有吃喝拉渣睡的時候,因此在指揮官之外還有兩位副指揮官設置,就是當指揮官不在的時候,副指揮官可以接替指揮的工作,「因此在任何時候,只要災害的狀況尚未解除,至少要有一名指揮官在現場值勤」才是應有的運作機制。

陳菊在災害中回官邸休息的問題,先不提是否跟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在颱風天溜去理髮,還是鄺麗貞在颱風天還繼續國外考察行程的情況是否一樣,重點是為什麼三個指揮官都要同時間回官邸休息,而且是午覺不是晚上,這符合法定的運作規範嗎?我的意思不是陳菊不能回官邸休息,而是如果她離開,高雄市政府至少應該要有一名副市長留守坐鎮,為什麼連那兩位副市長都可以「落跑」回官邸休息?顯見陳菊的團隊怠忽職守已經到了可怕的程度。因此,陳菊如果要為此負起責任,請追究那兩位副市長到底是誰准他們同時間離開職守,如果沒有人批准他們的請假而是他們擅離職守,請追究他們瀆職的責任,如果是陳菊自己批准了兩位副市長的請假,請陳菊自己報請上級追究責任。

再者,筆者曾經擔任過臺北市政府災害應變小組的工作組人員,知道在各級政府的災害應變中心都設有簡單的休息室供指揮官及副指揮休息,如果只是睡一兩個小時的午覺,有必要非要跑回官邸而不是就近在休息室簡單休息嗎?萬一有什麼災害緊急發生,三個在官邸休息的指揮官們來得及在短時間內趕回應變中心指揮嗎?

因此,筆者必須指出陳菊跟其兩位副市長其實犯了跟劉兆玄還有鄺麗貞一樣的嚴重錯誤,不是他們不能跑去午睡、理髮,還是繼續國外旅行,而是他們並沒有把他們該負的責任放在心上,更毫不尊重人民賦予他們的政治責任及法律責任。如果陳菊真的在乎高雄市民,她會交代副市長之一要留下來替她指揮,如果兩位副市長心中有市民,他們會主動協調至少留一人下來而不是兩個人都跑得無影無蹤。甚至如果陳菊他們三個人更愛護高雄市民,他們會在應變中心的休息室簡單休息就好,而不是跑回官邸去享受他們奢侈的午睡。

陳菊他們的午睡奢侈嗎?一般人或許會說NO!但是如果讀者去問那些各級政府機關派駐在應變中心的值勤公務員,他們只能躺在走廊的行軍床或趴在會議桌忍受無空調及蚊蟲叮咬的環境,還要忍受24小時隨時響起的電話報災鈴聲,他們一定會告訴你回官邸睡覺是大官才有的頂級奢華享受。如果你去問問因為淹水而擔心到整夜無法入眠的災民,他們會說命都快沒了,誰敢奢想午睡?

想到這裡,各位讀者就會知道,為什麼陳菊跟她的兩位副市長這種行為如此可惡,要應該要追究到底且不可原諒!


 
   ☆★ViVi☆★

重機
文章 530
用戶失蹤天數 4296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來自 ☆★ 高雄☆★
發表於 2010-9-29 04:47 PM 
oosty 發表:
陳菊連番挨轟   民進黨團護主心切                               ...

+1 YO  越想越生氣


 
   Alun1230 (阿倫~永遠的25歲)

版主
文章 3502
用戶失蹤天數 2049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臺北市 大同區 來自 台北市
發表於 2010-9-29 04:50 PM 
劉兆玄是因為負起去年的八八風災的救災失誤而下台的嗎?
那只是為了止血,而不得不犧牲的選擇吧~
后豐大橋至今有誰負責了?北二高走山又是哪位負了責?

看文章、新聞最好藍的綠的都看...別讓自己的思想被藍綠政客們牽著走!


 
   李阿昆

版主
文章 7672
用戶失蹤天數 3663
點數 0   戰績 0   改裝 0   故障 0
高雄市 鳥松區 來自 高雄
發表於 2010-9-29 04:59 PM 
Alun1230 發表:
劉兆玄是因為負起去年的八八風災的救災失誤 ...

止什麼血?    本來就做不好了    小林滅村  救災慢      他跑去檢頭髮 當然他下台


史上最大降雨量   3天降了一年份的雨       600多條人命阿     救災的人說整個河床都是屍臭味    到現在六龜都沒恢復原狀


下台應該的


 




加入贊助商  |  免責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