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結婚沒多久時, 也是開著 1.3 5MT 的老福特車上武嶺 (載著老婆跟一大箱行李), 那時是冬天, 或許是因為氣溫低些, 空氣密度較大; 要不就是老車重量輕吧, 我並不覺得上武嶺很難開, 唯一討厭的是有時會遇到很窄的道路會車, 需要極小心 (尤其是滿車高山青菜的卡車), 需要會車雙方充份發揮駕駛道德...
武嶺陡坡起步轉速拉不上去啊? 陡坡起步跟平地起步畢竟不太一樣, 平地可以不補油門, 光靠自動補油就帶起來, 但陡坡不太一樣, 補油的 timing 要早一點, 補油幅度也要大一點... 必要的話, 拉轉拉高一點才放離合器, 這有一點點像想要乖輪起步, 也就是說, 陡坡起步不要太文, 有時稍微兇一點點有點必要...
我用電子程式控制的角度來解釋一下好了~ (下面的很無聊, 不想看就別看吧...)
選一個適當的 "參考起步轉速" 來起步是有必要的, 例如 1500 轉作為參考轉速, 那麼只要看到轉速低於 1500 轉就是補油拉轉, 拉到超過參考轉速的 10% (1650), 就改成定住油門, 放離合器來壓轉 (壓轉=把能量轉成去推車子), 而如果轉速被壓到低於參考轉速的 10% (1350), 就再改成定住離合器, 再補油門拉轉, 反覆進行這段程序... 好的程式, 就可以控制誤差在 10%, 9%, 8%... 趴數愈低表示程式控制能力愈好, 實際轉速不會偏離參考轉速太多.... 調到變成 1% 時, 那就變成轉速固定在 1485~1515 之間振盪, 然後車子就很快起步起來, 這在轉速錶上, 就變成看到 "轉速定在1500 轉幾乎不變, 但車子卻可以很快很順地起步" ---> 這就變成很完美的起步: 轉速拉到參考點後, 離合器跟油門會 "同時" 操作, 使轉速不變, 但車速一直上升, 直到離合器完全接合...
參考轉速 = 你希望這顆引擎的輸出功率被設定在哪個點來做起步, 1500rpm 跟 3000rpm 作參考轉速的起步意義絕對不同 (提示: 馬力 (功率) 曲線跟轉速的關係, 作功大者, 推動固定重量的東西花的時間就少, 有興趣的人再找挖馬恰 po 過的那篇三檔破百吧, 看看那位車手的參考轉速抓在哪)
趴數 = 放離合器跟踩油門的同步程度, 趴數愈小, 兩者操作的同步性愈高, 也表示起步效率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