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hchenchen 發表:
所以會覺得只剩拉轉才能提高輸出功率 (馬力), 而不再有如 1500~2500 那一段那種扭力跟拉轉同步一起提升引擎輸出功率的爆發力~...
基本上你說的沒錯... 以馬力 (作功) 的角度來說, 它的數學關係約略為:
馬力(p) = 轉速(r) * 扭矩或扭力(t); 簡記成 p = r * t, 且 r 跟 t 皆必大於等於 0.
這個公式很容易看出來 r 跟 t 對 p 的影響為線性, 若以偏微分的角度來看, r 跟 t 對 p 都是線性影響由此可知這兩者只要一個是固定 (不為 0), 另一個有正向上升, 那麼總體作功就會提升... 但現實中, r 跟 t 兩者都是變因, 所以不能偏看單一邊, 兩個都要看. 而當 r 跟 t 同時處於上升階段時, p 的上升就會拉得很快~ 當然, 當 t 開始下降, 只剩 r 在為 p 貢獻時, 這種階段就別奢望車子有激烈的加速表現, 有線性的加速力就很不錯了, 因為 t 已經開始扯後腿, 靠的是 r 的快速提升來補足... 目前熟知一般用的汽柴油引擎都會在某個點後, 有 t 衰退的傾向, 而且通常轉速愈高, 衰退愈嚴重, 這有很多原因我們姑且先不提, 但至少在數學上可以大略看出, 如果 t 的下跌速度 (負斜率) 開始超越 r 的正斜率時, p 的表現就到頂點了, 意思是該換檔降轉了.
shihchenchen 發表:
爆發力是由扭力決定的嗎???又,扭力是由轉速來決定的嗎??...
並不完全是這樣... 爆發力其實是馬力曲線的陡峭程度決定, 數學上的說法是馬力曲線的斜率決定爆發力, 但馬力 p 又為 r * t 所構成, 所以 r 跟 t 同時決定爆發力, 這是基本的物理及數學關係... 扭力由轉速來決定? 這樣說法可能太簡單... 我們看扭力曲線時, 那條 t 曲線是指 100% 全力輸出時的量測值, 但一般人不會動不動就油門一拜, 所以 t 曲線只是標出了該顆引擎的力道上限, 只是這力道又和當時的轉速 (r) 有關, 這也涉及了過高或過低的轉速在引擎燃燒條件上的影響, 所以只有在某個特定轉速點, 引擎的燃燒及自旋效益是最佳, 所以一般扭力曲線都會有個高點, 至於像 ST 那種高原型扭力曲線是刻意 tune 出來的, 那種高原型 t 曲線是很漂亮的, 它讓引擎作功輸出反應很線性.
shihchenchen 發表:
小弟的問題是:在一檔扭力應最高,但我的小黑在一檔都沒有什麼爆發力似的 ,可以載重,但沒有加速的爆發力...
那多半也涉及了您的主觀意識判斷, 如果路上所有人都是車載滿人在爬 30 度左右的陡坡時, 相形之下, 您就會覺得一檔爆發力很強... 爆發力這句話轉到物理上, 您談的是加速度這個概念... 既為加速度, 就是談單位時間內速率的上升/下降幅度, 以一檔來說, 拉到紅線也沒多快, 那麼就別期望它在 1500~3000 轉這個範圍內能為您帶來多少加速效益, 所以小弟才說平地起步要加速, 別在一檔浪費太多時間跟油, 趕快升二檔並適時帶進三檔效果還好一點~
很多人覺得扭力直接關聯到加速爆發力, 如果要這麼說的話, 為什麼不去開 HINO 700 系列? 194kgm @ 1100rpm, 那車子在路上不是都用噴的? 加速的問題最根本還是出在馬力跟負載 (一般就是指重量, 其實是指質量) 的比率.
也許可以用釘鐵釘這件事來想加速這問題:
1. 手拿中鐵槌, 一下一下地敲釘子, 把一吋釘全敲進木頭中要花幾秒?
2. 手拿輕鐵槌, 一下一下地敲釘子, 但反覆敲得很快, 把一吋釘全敲進木頭中要花幾秒?
3. 手拿重鐵槌, 很猛地敲釘子, 把一吋釘全敲進木頭中要花幾秒?
4. 氣釘槍一槍就打進去... (不過有時會打到連釘頭都陷進去, 這就有點...)
四行程引擎, 每一次氣缸點火就像在敲鐵槌, 想要車子加速快, 有時跟敲釘子同個道理, 看你怎麼敲... 而敲完後有多累, 則是你作功多少的結果, 但一個有經驗木匠, 在不用氣釘槍的情況下, 他會知道什麼場合用什麼槌子來敲較合適, 而且這跟每個木匠的手力大小及工具差異都有關~ 同樣工作一天下來, 工作量 (作功) 跟勞累程度 (油耗) 可能就有差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