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ia 的歷史
提起Ghia,大家一定都會想到FORD,因為許多FORD的頂級車款上,都會有一個Ghia的徽章,它象徵的是FORD最尊貴、也最高級的車款,而許多FORD概念車款也都出自於Ghia之手,可見得兩者之間深厚的關係。在更早之前,Ghia也曾設計許多令人懷念的經典車款,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Ghia徽章後的歷史。
Ghia的名稱取自於創辦人Giacinto Ghia的姓氏,他於1887 年9月18 日出生在義大利的Turin〈都靈〉,對機械的天份自小便展露無疑,以致於小學畢業後他便開始成為馬車製作廠的學徒。
當時,引擎剛剛被發明,也逐漸取代馬匹成為了交通工具的主要動力,當時的Ghia也加入了這樣的潮流,投入了汽車的製作,在這期間,他從汽車製作的技工逐漸涉足測試的領域,也奠定了往後汽車設計的基礎。
1915年,任職於Diatto的Ghia由於工作上的疏忽,因此被迫使他離開了原來任職的公司,並首度自行創業。1921 年Ghia與合夥人Gariglio將公司總部遷往4 Corso Valentino (現已改名為Corso Marconi,現在的飛雅特總部所在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Ghia設計的代表作為1933於都靈發表的FIAT 508 Ballilla Sports Coupe,這部車融合了LANCIA、FIAT、ALFA等車型的特點,推出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迴響。
可惜好景不常,連續兩次的世界大戰破壞了一切。由於損失慘重,為了使公司能夠迅速重建並減少支出,Giacinto Ghia決定將公司遷至都靈市郊,並由他自己監督重建的工作。重建工作千頭萬緒,繁重的工作使得Ghia的健康狀況亮起紅燈,1944 年2月21 日,Ghia未能看到公司重建完成便不幸過世。
雖然Ghia不幸離開人世,但為了延續他的事業,Ghia的遺孀決定將重建的任務交給Ghia最好的朋友Giorgio Albert和Felice Mario Boano。Boano 決定,為了方便輸出成品,公司的新地點交通一定要非常方便,因此全新的Ghia便在鄰近鐵路的via Tommaso Grossi誕生了。
在遷移完成後,由Boano所主導的時代正式展開;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Boano善用了於戰前與FIAT愉快的合作經驗。1950 年FIAT為了尋求技術方面的支援,與美國CHRYSLER接觸頻繁,透過FIAT這層關係,Boano得知CHRYSLER正在尋找外觀設計與車體製造方面的合作夥伴,經過一番接觸,Ghia順利取得了與CHRYSLER之間的合作關係,藉由與CHRYSLER的合作,使得當時年僅30歲的Boano成為了世界知名的汽車設計大師。另一方面,Boano也在商業經營上展現長才,與CHRYSLER的合作關係為Ghia帶來前所未有的光榮前景。
第一部由Ghia設計的CHRYSLER是1952年發表的K310車系,緊接下來,Ghia發表了為FIAT設計的FIAT 8V Base車系,這部車便是著名的超音速車體風格〈Supersonic body-style〉作品,由於這個設計風格的成功,在往後Ghia所設計的JAGUAR、ALFA等車種上,也能看到類似的風格設計。
除了設計外型之外,Ghia也開始幫一些大廠設計車型的局部改款,例如金龜車的敞篷款便是Ghia設計,然後交由德國著名的車體廠Karmann所生產的車款,也因為這層關係,Ghia也設計了往後最負盛名的VW經典雙門Coupe---Karmann Ghia,這部車不僅幫助VW成功地開創了2+2跑車市場,時至今日更成為了VW最經典的車款之一。此外,VOLVO頗負盛名的小跑車P1800亦是Ghia在1957年所設計。
1967 年De Tomaso 掌握了Ghia的控制權,也因為如此,很多設計師接連離開了Ghia這家公司,Ghia在人才大量流失的情況之下似乎面臨了成立以來最大的考驗。De Tomaso擁有Ghia的這段期間,將Ghia視為設計總部兼具生產基地的功能,1968 年開始生產的Mangusta便是由Ghia設計並完成車體及底盤組裝後,搭載De Tomaso校調過的引擎問世。這個時期的Ghia 專注於DeTomaso 和其它義大利車種的設計,濃厚的義大利風格是這時期最主要的特色。
1969 年8月,Ghia開始與FORD有了正式的接觸,此後也改變了Ghia往後數十年的歷史。在雙方協議後,宣佈了合作的結果:FORD將委託Ghia設計一定數量的概念車、原型車以及少部份限量生產的特殊車型。
1970年,De Tomaso的擁有者死於意外事故,他身前所擁有的Ghia股份有大多數被FORD所收購,因此,Ghia也正式歸於FORD旗下。70~80年代,Ghia被定位為FORD設計概念車的基地與車款細部修改的設計中心,時至今日,許多歐洲、澳洲、亞洲等地出產的FORD車系上,都有一款叫做Ghia的車型,凡是冠上Ghia徽章的車型,即為該款式中最高等級的車款。
雖然Ghia自1970年即已成為FORD頂級車的象徵,但自1972年福特六和汽車成立以來,FORD台灣國產車系的但車型級數均僅限於CL、GL、GLE等級,頂級的Ghia車款台灣消費者尚無緣所見。
1981年後,第一部以日本MAZDA車型為藍本修改而來的全壘打〈Laser〉正式上市,此後,福特六和開始導入以先進技術、豐富配備取勝的日本車款,並隨即展開長達20年的輝煌時代。
隨著全壘打車系於1983年推出二代小改款車型,Ghia徽章首次出現在台灣生產的FORD車型上。在當時,擁有一部配備豐富豪華、車型新穎的全壘打1.5 Ghia是許多白領家庭最大的夢想之一,而Ghia也成為了FORD頂級車的代名詞,直到今日。
雖然Ghia成功地為FORD設計出許多令人驚艷的概念車與Showcar,且FORD許多車型亦是透過Ghia的細部修飾成功提升了產品的價值,但在它最擅長的造型設計上,Ghia所設計的提案卻從未被FORD正式採用。
Ghia---一個曾經潛力四射的汽車設計名家,到今日專為FORD在義大利鄉間設計少數概念車;從發表許多膾炙人口車款的專業設計公司,變成今日專為FORD設計特定車款的小型工作室,在Ghia亮眼的徽章後,代表的是它昔日的光輝與榮耀,卻也蘊藏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曲折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