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昨夜在羅馬七號的激烈駕馭,
讓大家又重新思考FOCUS在彎道上的戰鬥力問題。
昨天的彎道聚會,聚集了超過30台車,
這麼多車在彎道上馳騁,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會,
想想,大概分成四個集團:
第一集團,我只能用真的是超高速的不可能,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第二集團,少部分的FOCUS僅能在此集團。
第三集團,多數的新隊友,大概在這個位置。
在不同的集團中,會有不同的壓力,
如果技術不好,又往前面擠,很容易因前車快,而不自覺想要追車,
或者是後車緊盯,想要甩開被盯的狀況,
造成意外的情況就容易發生,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周星馳所說的「投降輸一半」,
不要逞強,寧可往後方移動,也不要把自己推入不可能的速度中造成意外。
根據小鄧在第一集團的目擊,
他說,最前面的硬皮鯊、以及R32,出發後,在上坡連續S型彎,
約末4個彎,就已經完全不見蹤影,
在他前面的GTC,他也被拉開,追得相當辛苦,
根據小鄧的描述,他已經花了95%的力量追趕,但僅勉強看到一點尾燈,
除了車的設定不同外,幾位車手的技術真的在相當的境界上!
後來有跟小鄧討論,他說,他上坡都拉在二、三檔,
不管是在七號的上坡S彎,或者是羅馬的上坡S彎,大概都是如此,
我因為在第二集團,速度沒鄧風等人那般神速,
所以都用4檔上坡,連續S彎是4檔,
羅馬上也是用4檔,僅過U型橋的彎,有用到3檔。
因為扭力不同,所以在彎中轉向的可能性也不一樣,
小鄧的底盤設定沒有問題,駕駛技術也沒有問題,
動力設定如果好一點,或者可以稍微克服一下體質的不足,
不過小鄧也提到,
車的馬力都差不多,馬力不會是主因,
技術才是主因。
至於很多新車友上山後,
可能會覺得是不是沒有改車,導致在彎道上表現不如前面的車友那般凌厲,
因而急著想改車,
可能是,但覺不是主因,
如果真的要改,先從輪胎換起,
常聽很多車友說:「XXX不夠用!」
不夠用的,其實是技術,
技術才是最根本的東西,
等到技術提昇後,才會體驗自己到底該逐步換些什麼,
不是說有換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