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隊友,
關於最近狀況連連,我覺得小剛講得很對,
不應該隱蔽事實,讓車友陷入風險中。
原本車友們不願意提,
主要是因為車主心情低落,
不希望自己車弄壞了,花了大筆的修車費,又要在版上被不知情的人「教訓」一番,
所以在尊重車主的狀況下,
大部分的人都不提失事狀況,
僅有輕描淡寫說了一下。
我這幾天想了又想,
就是想不透為何都是在低速的狀況下,
一出發就撞車。
事發之後,我也詢問當事人,以及目擊的前後車車友,
不過仍然想不透。
所幸,人都安全無恙,
在最近狀況連連之時,
做好確實的檢討,未來車友一起出遊時,
才能避免更大的風險,
前提是,必須要確實檢討。
先說一下那天與AUDI交流時發生的事故。
這天出發時,
我們是在第二集團,也就是所謂的慢速車隊,
出事的地點,也就是我每次經過時,都會提醒大家的彎中彎,
假如大家仔細看的話,就像是一個「R」字的彎,
這個彎,很容易讓人誤判以為過了彎點,而直接面對山壁。
那天的狀況是,
第一集團出發後,第二集團開始往前開,
開到這個「R」型彎前的髮夾彎時,僅有三台車上來,
因為後面的車都還沒到,所以速度放很慢,大概連40都不到,
過了髮夾彎後,就是一段直線上波,然後右轉進入這個彎,
這個彎的危險性是到後端,彎道又向右邊折一了次,
進入彎中彎之前,我不斷用無線電說:「還沒到彎點,不能太早轉,不然車頭會對準山壁。」
此時速度真的頗慢,
沒想到話才說完沒多久,慘事就真的發生。
這位車友,在山道上不是沒經驗的人,
而是非常拿手的好手,
這天,他本應在第一集團跟大家較量一下,
但是他選擇在第二集團帶大家走,
我問他怎麼會這樣?
他說,他也不知道,「當時有點恍神。」
我把這個彎的地圖放出來,
大家可以看一下。

這就是故事地點的彎道,
藍色的路線是正確的路線,
但是一般人進入那個彎之後,
都很容易走紅色的路線,
最大的差別是入彎點的判斷,
一旦提前入彎,就很容易面對山壁,因為那邊還有一個小坡,根本看不到。
◆這是事故地點的衛星圖,從上面來看,更清楚路況。
總之,
事情是發生了,
在危險因子仍在的時候,
一切夜奔活動全部取消。
不過話還是說回來,
建議大家如果真的對彎道有興趣的話,
切記一定要有足夠的練習,
切勿只是在版上用嘴巴開車,
那樣一旦到了山道時,
真的是很危險。
另外,
昨夜的交流之後,體驗到大馬力的車有其優勢,
要練習的車友,也可以在版上PO文找人來練習,
對於路線,
大家可以上GOOGLE有衛星地圖可研究,
跑完之後,研究一下路線,然後去回想自己開車的狀況,會有些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