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擎室整體照
原廠10.8壓縮比(肚內未改)+AR80(0.5 BAR)+電子節氣門+F-CON SZ

噴砂的籃蓋 + 原車的點火系統

測試一個月以上的AR80+排溫SENSOR+鑄造頭段

洩壓閥+進氣管與吸氣管+金屬香菇頭+SAMCO管

電子節氣門+洩壓閥

洩壓閥特寫

隔熱鈦版

個人特選御用BLITZ金屬香菇頭

中冷與油冷的位置,施工時拍攝的
上述兩種控制器當然不一樣,這中間就是商業機密了,
但是族友請放心,我一直都是以消費者為出發點,來做相關的研發與計畫
所以我設計的是,今天你若要先玩NA,改天想玩渦輪時,.
一樣可以直接擴充,不用再另外購買全新的多供能控制器
只要補上差額(12000),就可以搭配渦輪了.(渦輪套件76000)
至於要先改哪樣,很多族友都會猶豫,改渦輪好還是改NA好
我沒見.因為是不同路線與感覺的改裝,不過各有各的樂趣,
當然,還是會麻痺的,在狀況許可下(簡單說就是荷包),
你會將動力一直往上提升,
但是若已NA來說,不論是要提升70匹還是一百匹馬力,這費用相當驚人,
所以渦輪改裝才會是進時期各改裝廠的重點領域
因為費用可能不用到一半,就有相同甚至超越的水準.
所以還是要看個人的改裝規劃與需求,來一步一步不完成.,
所以我設計的是改裝路線是,今天改NA,是一樣可以繼續沿用到渦輪的.
這樣就可以幫大家省到錢,不會被當肥羊宰這才是有規劃的改車.
希望我這小小的貢獻與努力,能讓大家或是有興趣的人滿意.
|
|
jerryfoc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