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趣味] [轉貼]我十六歲,我沒有手機 (中時電子報) [列印本頁]
作者:
justin 時間: 2006-4-18 11:58 AM 標題: [轉貼]我十六歲,我沒有手機 (中時電子報)
不同的環境, 培育不同的價值觀!
-------------------------------------
我十六歲,我沒有手機 (中時電子報)
近日看到不少台灣「卡奴」的問題,心理有所感觸,以我一個高三學生的觀點,我認為問題就出在小孩的零用錢取得,及更進一步手機使用的問題上。
我今年十六歲,即將升上十二年級,從五歲舉家移民澳洲至今,我沒向父母領過零用錢;更由於每天由父母接送上下學,所以也沒有使用手機的需要,至於連我母親在澳洲都申請不到的信用卡,在我,更別提有沒有信用卡的問題了。
我不知道其他亞裔澳洲孩子的情形,但我知道我的澳洲同學不少跟我一樣,沒有手機、沒有零用錢也沒有信用卡。
難道我們這種年級的孩子不需要社交或不缺零用錢嗎?
事實上,我們也需要買朋友間的生日禮物,再加上情人節、聖誕節等等,彼此間的互相饋贈,禮數也不少。
只是,我們習慣自己去掙錢。
在澳洲只要滿十四歲又十個月就可以開始打工,事實上學校在學生滿這個歲數後也會安排兩週的工作實習課,所以澳洲孩子普遍都有自己打工的習慣。
我的不少同學會利用下課到超市或速食店打工,一小時澳幣七元(一澳幣大約二十五台幣)的基本工資,一星期做兩天,每天五小時,一週就有七十元的收入,這可能是他們的零用錢,也有的同學還必須按比率分擔家裡的開銷,收入七十元,也許他要上繳家庭信託二十元。
沒到超市或速食店打工的同學,有的會利用假日替人洗車,一家三兄妹沿著社區挨家挨戶的按門鈴尋找工作機會,洗一輛車五元,一天下來洗個十幾部車的機會不是沒有;還有就是發傳單或替慈善單位募款,或是像我,利用下課幫其他較小的孩子做伴讀,一小時澳幣十元左右,一週工作六小時,這就是我的零用錢。
到了十一年級,我也開始幫其他孩子修改作業賺錢,及利用暑假找商機替台灣來的商人做口譯,林林總總的小工作,就是我們的零用錢。
弟弟今年十二歲,他則幫鄰居清理游泳池或垃圾桶,賺取自己的零用錢。
談到手機,可能是環境不同,在澳洲一般同學上下學都由父母接送,所以除了通學的同學會用手機外,很少看到同學用手機,甚至像我們學校,根本禁止學生帶手機到學校。
有手機的同學幾乎都使用預付卡,父母通常都給一個月十五至三十元(約台幣三五○ 至七五○)的額度,方便父母連絡我們用。
如果不用預付卡,電信公司也有所謂限制通話費措施,手機的申請如是父母為子女申請手機,可要求電信公司做通話額度限制,只要孩子手機額度超過限定就自動斷線。
談到預付卡,電信公司為了方便使用預付卡者,還推出預付卡與預付卡間互打免費的優惠專案,我想這些都是推出給學生的優惠措施吧!
手機有通聯需要才能使用,使用有額度上的限制,盡量找免付費的方式通話,至於在家裡孩子使用電話需要通過父母同意等等,這些都是澳洲父母給孩子「省著用錢」的基本花錢觀念。
至於我們家人沒有信用卡可以用的問題,並不是我們沒有用卡的習慣,而是因為媽媽在澳洲是專職的家庭主婦,雖然其名下有存款,但是沒有薪資收入,根本就被發卡銀行拒絕,辦不成一張信用卡。
所以我們家只要現金卡,沒有信用卡,至於連讀大學的表哥都沒有的信用卡,更別遑小小年級的我有信用卡了。
所以,「卡奴燒炭刷掉生命」、「當街搶劫,卡奴鋌而走險」,「百萬卡債、連累爸媽」等等台灣的卡債問題,以我一個小孩的觀點,認為問題就出在台灣父母給孩子錯誤的零用錢觀念及錯誤的使用手機觀念。
動則數百、數千,甚至上萬的零用錢,拿得何其容易,花錢花的何其容易,用手機聊天聊到上千、上萬何其開心,燒錢又燒得何其容易,當然長大後信用卡也刷的容易!
作者:
withsun 時間: 2006-4-18 11:59 AM
Originally posted by justin at 2006-4-18 11:58:
不同的環境, 培育不同的價值觀!
-------------------------------------
我十六歲,我沒有手機 (中時電子報)
近日看到不少台灣「卡奴」的問題,心理有所感觸,以我一個高三學生的觀點,我認為問題就出 ...
不是很懂16歲要手機幹嘛...我看到很多都是父母在繳錢...寵壞了小孩
作者:
kyo 時間: 2006-4-18 12:07 PM
以前高三哪有手機...
超貴ㄉ拉~有call機就很屌拉!
作者:
dakenji 時間: 2006-4-18 12:28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kyo at 2006-4-18 04

AM:
以前高三哪有手機...
超貴ㄉ拉~有call機就很屌拉!
+1~~
那時同學有錢一點的都有~
後來可口可樂有送,
大家還瘋狂收集瓶蓋說~~好懷念~
作者:
jovizero 時間: 2006-4-18 01:22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dakenji at 2006-4-18 04

AM:
+1~~
那時同學有錢一點的都有~
後來可口可樂有送,
大家還瘋狂收集瓶蓋說~~好懷念~
超懷念...
後來,我如願以償的弄到了CALL機!
但是,我朋友,卻驚人的拿出手機出來打@@
當場,老師也嚇到了!
作者:
abuzz97 時間: 2006-4-18 01:22 PM
我也前在澳洲也是喔..~~
17歲到 Pizza Hut 外送
打工一小時六塊半, 跑一趟貼$1.5
(當時比較低, 現在工資高多囉)
割草一小時 $10, 建築工地完工清潔一小時 $8
也做過餐廳, 外送, 外場, 櫃檯, 廚房..~~
全部都兼, 一小時 $12 ..
發傳單10,000份 $8...
大學後家教一小時 $25...
沒有跟家裡拿過零用錢唷...
作者:
瘋蝦米 時間: 2006-4-18 01:23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withsun at 2006-4-18 11:59:
不是很懂16歲要手機幹嘛...我看到很多都是父母在繳錢...寵壞了小孩
我爸都是幫我繳手機費耶
(兩支門號都是)
作者:
netboy 時間: 2006-4-18 01:40 PM
樓主這篇文章很久以前就看過了...
不過...在我看來...我覺得當初寫這篇文章的人真是幼稚的可笑....
國情不同...地方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消費習慣也不同...
我覺得卡奴的根本問題在於她們過度膨脹自己的信用...
導致變成"卡奴"的狀況....
今天如果純粹因為家庭的因素導致負債的我覺得都還可以原諒...
之前曾經在電視上面看過帶著名牌眼鏡包包的人在上面哭訴銀行討債...
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沒能力就別刷了....
手機其實我覺得問題沒那麼大....
十幾年前高中畢業的時候我就有手機....
那時候用的還是MOTO黑金剛....
但是錢是我自己賺的...愛怎麼花家人都管不著....
何況我每個月還有固定拿錢回家的...
說到最後....
消費的狀況真的要看自己的消費能力去做掌控...
刷卡沒關係....
但是不要用到循環利息都沒差....
我就是這樣...
每個月卡費帳單加起來最起碼也有10萬.....
我還是每個月都繳清啊....
作者:
ching0519 時間: 2006-4-18 05:15 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