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哈拉] 與小孩一同改正易犯的錯誤 [列印本頁]

作者: fank    時間: 2006-4-4 06:32 AM     標題: 與小孩一同改正易犯的錯誤

沈迷於收集品

在亞麗還是小女孩的時候,她母親最好的朋友送給她一套美麗的鍍版郵票,從那時開始,她便開始集郵。長大後,她著迷於郵票背後的故事和上面的圖畫,以及它的投資價值。親戚們以郵票做為亞麗的生日禮物和奉獻節禮物,而她也從每週的零用錢中提撥一部分購買郵票。當年齡再長些,她便參加博覽會或是展覽,以交換更多的郵票。當上高中時,她的收藏已經包羅萬象,而且價值不菲。

長久以來,亞麗的父母對於她集郵的熱情抱持鼓勵的態度。集郵怎麼會是件壞事?她正在投資有價值的收藏品,同時學到許多關於歷史、科學以及地理方面的事物。但是她對集郵的熱情在國中時已經變成一種沈溺。她花在研究郵票上的時間越來越多,集郵的開銷也越來越高。最後,市場上出現一張郵票,價格遠遠超過她的經濟能力,而她也明白父母無法負擔。但是她實在太想要那張郵票,千方百計決心要得到。她開始偷父母的錢。當存夠了錢,便買下那心愛的郵票,把它藏在房間的一本筆記簿內。然而,得到那張郵票只能稍解她對那精巧玲瓏藝術品的渴望。她想要更多,所以她繼續偷錢,繼續買更多的郵票。

當然,最後她的行為被發現了。亞麗的父母在處置她時,要她做一個困難的抉擇:賣掉收藏品,把錢還給他們,認清集郵真正的價值並停止沈迷其中;或是出售部分收藏,償還父母金錢,把剩下的收藏品交由父母保管一年,而她可以多方發展興趣。

幾個月以來,亞麗已經為此感到既憤且愧,但是她的父母並沒有因此妥協退讓。最後,她選擇第二個做法,賣掉部分收藏品,把錢還給父母。這段與她熱衷事物分離的強迫假期,也給她空間,稍稍從集郵的沈迷中抽身。

年輕人對某些事物所發展的熱情,我們通常會給予肯定,但是我們也務必要注意,他們的行為是否逾矩,需要引導矯正。亞麗並不是慣竊,她只是與朋友和其它興趣隔絕了。童年時期的集郵熱情引來這麼多認同,實在很難放棄集郵。幸而在家人的幫助之下,她已經拓展友誼圈,並多方面發展自己的興趣。


過度承諾

菲爾十六歲時在他父親好友的公司工讀。雖然他每週只工作十二到十四個小時,但是他在學校是班長,也是大群朋友間的風雲人物,同時每週一次在地方人道社團擔任義工。他設法讓學業成績跟得上大家,不過他的父母認為,如果他不要那麼忙的話,學業分數會更高。

不過,他的父母仍然認為他在生活各方面都還能面面俱到,也信任他能適切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菲爾在滿滿的時間表中打轉調整,有一些力不從心,不過表現一直都還算不錯,直到他的老闆要他參與協助一項額外的專案計畫,情況就變了。這項專案計畫要持續三個月,而每個月可以多賺五百美元。他同意了,因此在滿滿的時間表裡更加忙得團團轉。

不久之後,菲爾的母親開始注意到,她的兒子早上顯得疲累不堪,每晚回家時變得暴躁易怒。朋友們開始抱怨老是看不到他的人,為了不疏遠朋友,菲爾勉強自己晚上時和朋友見見面。在忙碌不堪的時間表進行到第三個月時,他感冒了,這一點也不意外,但是這場感冒轉變為嚴重的流行性感冒,菲爾也因此而住院。

菲爾的父母為兒子感到自豪,也為他具有如此強烈的工作倫理感到欣喜,但是他們了解到他沒有學會設限,而他想要多賺點錢的念頭並沒有讓他養成良好習慣,反而讓他因為想要面面俱到,而把自已逼過了頭。菲爾的父母沒有明白告誡他什麼是他能做的,什麼是他不能做的,相反地,他們決定要和他一起設定界限。生病已經讓菲爾心生警戒,而他的父母可以利用這個危機而來的領悟,幫助他思考他想要如何生活。

菲爾和父母都不願意減少他在工作、朋友和教育上的參與,問題在於,要如何在保持熱情參與各項活動的同時,不損害他的健康。菲爾注意到,在他極度忙碌的時間表中,很少時間或空間是留給自己。他決定每週清理他的行事曆,至少留半天給自己,不受外界牽絆。一開始時,這麼做有違他的基本原則,而他的儲蓄帳戶存款的成長速度也不如以前,這點讓他感到困擾。但是幾個月過去之後,他的「暫停時間」幫助他變得更強壯也更平和。菲爾了解到,努力賺錢和花時間與別人相處都是有好處的。他的父母讓他自己發現這一點,菲爾並沒有因此感到無力;而父母只是讓他調整評估事情的角度。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學家費絲‧波普康(Faith Popcorn)指出一個新興現象,她稱之為「自由界限孩童」(free-range kids)。這些孩子的行程表上沒有排得滿滿的玩樂和專業課程。這些孩童就像早年的孩童一樣,人們容許甚至鼓勵他們無所事事,花時間發想自己的遊樂。從發展財務技能的角度來看,我喜歡這個新趨勢。因為我們明白,能夠靈活應變的年輕人在財務上較佔優勢。如果你的孩子在忙碌的作息表下喘息,這或許值得你探究一下,一個有較多「自由界限」的孩子或許會比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