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哈拉] 肥胖不是福─了解肥胖原因 才能輕鬆享瘦 [列印本頁]

作者: fank    時間: 2006-3-30 09:27 PM     標題: 肥胖不是福─了解肥胖原因 才能輕鬆享瘦

阮綜合醫院 家庭醫學科 沈醫師

隨著台灣的飲食型態漸趨西化和生活形態之改變,肥胖的人口比例日漸增加。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減肥方法令人目不暇給,如何減得健康又有效率,就必須先了解造成肥胖的原因,從中來做矯正。以下我們就各種肥胖因素一一解釋: 一、基因的因素﹕
目前已知有超過130種的基因與肥胖體型有關,簡單的講,先天的體質與肥胖有很大的關係。有易胖的體質加上後天環境及個人生活飲食習慣的影響,是影響個人體重變化的主因。

二、環境的因素:
(1)家庭環境的影響:
指的是一個家族對一個人從小養成的習慣,包括飲食的喜好、飲食的習性、活動量的多寡及生活形態等等。例如一個人從小有吃宵夜、不喜歡活動等習慣,那這個人可能容易發胖。

(2)活動量:
包括生活作息、勞動和運動。要達到減重目的,有氧運動才是真正有效的方式,把握三三三的原則:每週3次、每次30分鐘、每分鐘心跳達到130下,就能達到消耗卡路里與提高代謝率的雙重目的。

(3)飲食的習慣:
並不是吃的多就會發胖,每日攝取過多的卡洛里才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因素。另外,不均衡的飲食習慣是也是發胖的另一個原因。現代人外食的機會偏高,而這些外食中,油脂的份量通常超出了我們一天所需的量的許多,而且蔬菜類經常是不足且被忽略的。

(4)壓力:
壓力會使一個人的自律神經與內分泌系統失調,進而影響新陳代謝。

(5)疾病與藥物:
某些藥物及少數的疾病也可能造成肥胖。不過單純因為藥物或疾病引起肥胖的案例極少見,大多是合併有體質、飲食及運動量不足所造成的。

綜合以上來看,我們知道肥胖並不是單一個因素就可以造成的,大部分的人都是因為有一個易胖的體質加上後天環境的影響造成的。減肥的基本原則,是利用「控制攝食熱量,使其低於身體基本消耗能量及運動消耗能量,而達到燃燒身體儲藏的脂肪」的目的來達成。健康的減肥法是每星期減少0.5~1公斤為宜,需視個人情況而定。絕不可用極端的方法如挨餓、脫水、瀉肚子來達成快速體重下降而並沒有消耗脂肪。

因此治療肥胖的方法,還是以減少熱量的攝取及均衡飲食為原則,建立正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配合適當規律的運動,必要時在醫師指示下輔以適當藥物,才能達到長期持續控制體重的目標。只要方法正確加上恆心毅力,減重其實一點也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