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趣味] [討論]分工合作增進整體績效 [列印本頁]

作者: Eri3388    時間: 2006-1-19 02:15 PM     標題: [討論]分工合作增進整體績效

分工合作增進整體績效



本篇文章摘自: 總裁學苑 http://www.ceolearning.org/gcf/index.php
作者:何文堂/群文國際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唯有團隊合作,才能完成績效成果,並保持下去。決定成功的,不是靠激烈的競爭,而是靠合作的能力。」(James M. Kouzes)

 有優秀的成員不一定可以保證團隊績效卓著,因為尚需要有合作無間的互動關係,才可以達成團隊的目標。團隊中因為工作分配、流程、個人工作效率及勞逸程度不一的情形,本就很容易造成成員間的各自獨立運作,若是領導者沒有用心去培養分工合作的精神,來鼓勵溝通和相互支援,只讓成員各自努力在自己的工作上,而不去關心整個團隊的表現,對整體績效將會有不良的影響。要注意團隊績效不是單一個人的行為表現,而是團隊分工合作的結果。

 相信團隊中的每位成員都知道群策群力的力量,也知道團結力量大,但是要從何處著手呢?由於成員個人職務關係甚難去啟動團隊合作的機制,所以這份重責大任就落在領導者的身上,他要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建立可以促進合作機制,有系統有計畫的引導,才能有效執行發揮出團隊整合的力量。

 要促使團隊合作的五大要素(如下圖):







一、有共同的目標
 領導者必須主動創造可以合作的環境和架構,要讓成員知道他們可以互相信賴依靠,最重要的就是發展出合作性的目標和角色。正如馬斯洛(Maslow)的組織理論:「人比較不會認同強行加諸他們身上的舉措,另一方面,他們會很樂意認同自己參與建立的計畫。」領導者要達成目標就需要讓成員參與目標的設定,成員認同目標才會心甘情願盡全力去拼鬥,團隊中的每位成員都能發揮功能,才能完成團隊目標。正如籃球、棒球、足球等比賽,每個都有各自的角色及功能,也都有各自看家的本領,但為達成贏得勝利的目標,就必須分工合作,否則必敗無遺。

二、正面積極的心態
 不管團隊發生什麼情形,先以正面的態度去處理,唯有自己可以積極開放,坦然接受成員不符合團隊期待的行為,才能導引到共同合作的架構內。若是看過成員的表現就認定是不努力不合作的負面行為,採取指責強烈糾正的方式,很容易產生對立的情形,而無益於團隊與個人。領導者最佳的方式就是傾聽成員的心聲,真正關心成員的工作和行為,給予必要的教導,才能增加他個人的職能,達成團隊賦予的職責及目標。

三、相互尊重和信賴
 合作的精神在於信任,它也是團隊內部人際互動關係的基石。而信任是從尊重開始。許多的成員擁有個別專業能力,但卻因為得不到適當尊重及信賴,而無法對團隊產生信心,不願主動與團隊配合,而是採取獨善其身的行動而不去理會團隊的績效,這對團隊來說是一個大傷害。

四、明確的分工和績效評估
 大多數的成員不怕工作繁重就擔心會工作分配不公平,團隊常因分工不明確,而造成推諉、衝突及對立的情形,作業中不願主動伸手,試想當團隊到處是各自為政的人,團隊怎麼可能有很好的績效。讓每位成員的工作明確並且運用績效評估來確保工作效能,才有可能得到完整的工作績效。領導者一定要用心培養團隊同舟共濟的情操,讓每個人都認知到除非別人成功,否則自己不可能成功;或是除非經過事前協商,否則自己不可成功。

五、適時適當的獎勵
 組織設立獎勵制度其重要的目的是:希望激發眾志成城的動力,激勵團隊共同合作來完成目標,而非只是酬庸少數一、兩位員工而己。因此在制定獎勵時要兼顧到對個人及團隊,好的獎勵制度絕對可以促進團隊合作。領導者對於獎勵的運用要掌握時機,對於表現者要適時的給予獎勵,藉此可以激勵其他成員的意願相互學習相互激盪,形成善的循環,提升團隊的綜效。

 每位成員都知道自己之所以身在團隊的原因,也知自己能夠對團隊做出什麼貢獻,重要的是,團隊有沒有能夠讓他們做出最佳貢獻的環境和機會。領導者能夠掌握上列的五大要素,用心去執行就可以培養出團隊的合作精神,運用群力來有效提升執行的整體績效。

 對領導者而言,促進團隊合作是領導的重要技巧,你是否已具備了?觀察你的團隊,是充分發揮合作精神為目標邁進?或是仍在各自埋頭苦幹每日斤斤計較於分工而忘了合作?
作者: 台北小黃    時間: 2006-1-19 02:21 PM

不錯的分享..
作者: doliamo1976    時間: 2006-1-20 11:40 PM

不錯不錯...對於管理階層是很好的訊息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