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小發柴] 請教如風大: 關於行車電腦程式更新及油門加速器的差別 [列印本頁]

作者: kenny5411    時間: 2008-4-16 10:59 AM     標題: 請教如風大: 關於行車電腦程式更新及油門加速器的差別

記得之前爬過文你在10000公里保養時到小施那兒更新程式
http://www.focus-sport.club.tw/viewthread.php?tid=119489&extra=page%3D11

"當天去找小施,改成國外版程式(不是德國版),開起來有力多了,油耗測試中目前感覺差不多
重點是1,2檔位比較不會虛虛的,4000轉之後的延伸性變好,沒$$改晶片的可以考慮
沒開過改晶片的車,不過效果應該是沒有到改晶片的水準,畢竟也是福特的程式(原廠比較保守)
現在是上日本版的程式.."

後來又發現你也有裝上電子油門加速器,看到你的評語似乎是加速更勝一籌。
那我好奇的是,程式更新後的[油耗]和[加速性],與裝電子油門加速器的差別在那裡呢?
那與原廠未改的差異又是如何呢?
作者: abfish50    時間: 2008-4-16 11:27 AM

Me, too.
我也想知道[油耗]和[加速性]
作者: marbury    時間: 2008-4-16 11:38 AM


我也要去更新日本版的程式~
作者: tomr    時間: 2008-4-16 11:52 AM

kenny5411 發表:
記得之前爬過文你在10000公里保養時到小施那 ...

程式更新後的[油耗]和[加速性]
油耗:開了4000KM結果沒有明顯差異,也就是說差不多,我是18"框

加速性:檔位銜接好一些,之前時速降到60-70時如在6檔會抖,改程式後可以順順拉上去
          過4000轉的延伸性跟比未改好,
          沒有拉過極速不知是否有差,未改程式前拉過201km/hr

不過改程式的感覺已經麻痺了...

裝電子油門加速器的差別在那裡呢?
SB功能是放大油門訊號,目前設定半開狀態
輕點油門就能感覺到扭力輸出,起步跟高速再加速差粉多
優點:開車爽度差頗多
缺點:油耗會不知覺升高,建議瞬時油耗隨時看一下

最猛爆的方式還是改晶片+SB有機會試乘小黃大的車...


作者: bird_dancy    時間: 2008-4-16 11:59 AM

補充一下, 但對不對, 我不知道, 這是推測性的論點.

國外版, 我猜應該是有 DPF 的車種, 所以在排污上, 應該不會太偏向由燃燒來控制, 所以在噴油上不必太過於節制, 廢氣回收再燃燒也不必太過度; 但國內國產版, 因為拔了 DPF, 所以在排污控制上, 必須更加謹慎才能符合四期標準, 所以會覺得國產的程式設定比較保守...

以上, 都是猜的, 對不對, 也許要問福特才知道~
作者: marcha    時間: 2008-4-16 12:15 PM

bird_dancy 發表:
補充一下, 但對不對, 我不知道, 這是推測性 ...

這個論點是對的。但供油修正沒想像中的多。

小的我所了解的,國產版的調校其實在德國本來就有了。分為DPF及另一型態的煤煙過濾器,兩種版本。齒輪箱,也分為兩三個版本。

台灣的國產共修正了三部分,噴油量、煤煙過濾器(非進口的DPF)、齒輪配比。(相對於進口版)
噴油量的程式,台灣方面是以節能、環保的方向取向,所以偏較保守的減量供油。當然,煤煙過濾器、齒輪上面就要配合,才能達到柴油每公升十八公里以上的程度。

以上是我所知道的。
作者: bird_dancy    時間: 2008-4-16 12:55 PM

馬恰大, 其實我一直在懷疑一件事, 就是為了省油, 一直減少噴油量, 或是讓廢氣回流再燃燒, 但是油要是噴太少, 就很容易是稀薄燃燒, 這在省油是 OK, 但在溫度上是否都是偏高的? 我看儀表上的水溫, 常態都是位在 90 度附近, 這表示機油溫度可能更高一點, 此推斷是否正確?
作者: oligoleu    時間: 2008-4-16 04:05 PM

我的水溫大概在82-88度之間^^'
作者: samlee0916    時間: 2008-4-16 04:26 PM

水溫通常比油溫高5~8度說
雖然我不曉得為什麼
只是以前的觀察都是這樣
作者: xyz350314    時間: 2008-4-17 01:14 AM

samlee0916 發表:
水溫通常比油溫高5~8度說
雖然我不曉得為什 ...

正常應該反過來才對
作者: marcha    時間: 2008-4-17 03:09 AM

bird_dancy 發表:
馬恰大, 其實我一直在懷疑一件事, 就是為了 ...

老實說,這點,可真的是沒把握回答您了。依理論、實作上是如此。還是要實際裝上sensors才能知道。

由於之前冷卻系統大毀大修時,曾看到機油及冷卻水的熱交換器。理應機油溫度大約在88度到95度,「理應」。

提出疑點大家參考想一想(我也是要想),一、國產版有沒有油氣再回收重燃?若有,缸內溫是否會再高一點?二、在沒有回收重燃的狀況,依稀薄燃燒時,燃燒效能上升,但沒有回收的餘熱加上供油下降,總熱能是多是少?三、稀薄燃燒的供油量相對於進口版的供油量多少時,才能觀察到稀薄燃燒時的增溫?

因為小的我也沒開過國產版的,也沒有其他大大提供國產的溫度經驗。加上沒有數位化的sensor觀察的狀況下,這點我想,我們都是模糊的。

小的提出個人的長時間使用經驗以茲參考。

10度室外溫以下很少遇上,經驗不多。但大多接近75度線。大約在77~79度。

在室外溫10~19度攝氏時,高速公路(約2000 RPM)約為80~83度(觀察值,以下都是)
                                    低速低運轉(低於1500 RPM)大約為80度。
                                    停車怠速五分鐘,約為88~85度。(相當低風量的狀況下)。  

在室外溫20~30度攝氏時,高速公路(約2000 RPM)上大約是85~88度。
在室外溫20~30度攝氏時,低速低運轉(低於1500 RPM)約為83~85度。
在室外溫20~30度攝氏時,停車怠速五分鐘,約為88度。

超過31度以上時,特別是過35度以上,高速公路(約2000 RPM),約88~89度。
                                                   低速低運轉(低於1500 RPM)約88度。
                                                   停車怠速五分鐘約88度。

特別經驗,40度室外溫以上,高速公路約為91度(過中央線)。
                                       低速低運轉約91度。
                                       停車怠速約為93度。

另外28度(大約)以上室外溫,若市區內行駛,加上2000 RPM以上,會比較接近90度線甚至於到92~95度。(觀察值)

以上經驗都是大修前。

由於這次大修時,在冷卻器上塗佈「氮化硼」,的確達到冷卻效果,而且目視儀表有明顯差異。在低速低轉速上水溫可達到77~80度,而且室外溫大約在25~28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