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綜合討論] 轉錄:煞車碟盤淺談 [列印本頁]
作者:
Eri3388 時間: 2007-11-29 07:14 PM 標題: 轉錄:煞車碟盤淺談
仔細尋訪各大網站及參考各懸吊設定書籍後發現各家的確有其各自的主張去設定slot的方向,
並未有誰正誰誤之論, 但測試結果都大同小異, 正向溝槽對摩擦係數的提升約僅在10%左右,
而反向溝槽對摩擦係數的提升約在20%左右, 但相反的反向溝槽對來另片的磨耗的確比正向溝槽
來得大且容易產生異音, 一般反向溝槽設計較為偏向性能著重, 正向溝槽則偏向時用性質,
正向溝槽的粉塵導向率是反向溝槽的兩倍左右, 故由此也可證正向導槽的確有較佳的粉塵排出率,
但兩種倒溝都對散熱有所貢獻, AP在其多種情況測試中取得了約可降低工作溫度50度C的貢獻,
故不可忽視導槽的力量,
另外, 有提到增加slot以增加性能的想法是可行的方向,
但若考慮異音發生及來另片耐用性這是比較不建議的做法,
其實多溝槽設計在Brembo及Endless的賽車碟盤上都可見, 但在其街道用車的改裝品上
就明顯的保守多了,
不過在多家的分說中有一點是相同不變的, 就是導溝槽是為了維持來另片及碟盤原摩擦
性能而產生的產物, 原本應用在賽車上的Carbon材質來另片會在高溫下產生皮膜
進而減低摩擦係數故設計了導溝槽刮除皮膜以維持性能, 且在溼地行駛時可更加有效排除
來另片及碟盤間的水分, 這些都是多家紛說中同樣的支持論點

接著, 讓我們來談談導風肋, 導風勒其實是通風式碟盤中的結構肋,


這結構肋撐起兩片金屬碟盤且維持一定空間在其之間, 大部分廠商都只設計
直線輻射式設計或是點柱式設計, 但也有少數廠商設計了渦輪式導風肋設計,
因為曲線的加工不易故價格也易為高昂, 渦捲式導風多是往外甩出為主,
若是往內壓縮易有異音且散熱效率不彰的不良結果
以上是收集自UK, US, 及日本各家煞車製造商的資料並加以消化後的資料,
供大家繼續深入討論
作者:
長腳 時間: 2007-11-29 07:23 PM
推一個~~
很實用的知識!!
作者:
shark126 時間: 2007-11-29 08:01 PM
讓我們多學了 些知識唷!!
作者:
focusst3512mq 時間: 2007-11-29 08:27 PM
太棒囉~~
這對我最近要換碟盤真的是受益良多~~
作者:
shiao123 時間: 2007-11-29 08:29 PM
又長了一個新知識感謝分享,補充一點換加大碟卡鉗沒跟著升級,碟盤容易變形。
作者:
Cs-hu 時間: 2007-11-29 09:38 PM
記得以前看過討論
如果是加大活塞或加多活塞
需要注意一下煞車泵的力量
不然反而剎車力量不足.........
作者:
Ben.chung 時間: 2007-11-29 09:41 PM
感謝分享 ....
有 FSC 真好 ! 
作者:
po-to 時間: 2007-11-29 10:11 PM
單換加大碟卡鉗沒跟著升級,碟盤容易變形...是真ㄉㄇ...?
那就是比如換328加大碟.卡鉗用原廠ㄉ.是比較不好囉...
作者:
chaty1123 時間: 2007-11-30 12:31 AM
原來有這麼大的一門學問喔
感謝分享
作者:
長腳 時間: 2007-11-30 05:39 PM
加大碟+原廠卡鉗.....會變形!!!
從買車換裝至現在已 2 年半
沒有遇過這種問題~
作者:
po-to 時間: 2007-12-1 12:02 AM
那就是不會囉...
作者:
ok3065 時間: 2007-12-1 09:53 AM
推一個~~
推一個~~
推一個~~
推一個~~

作者:
長腳 時間: 2007-12-1 11:25 AM
原帖由
po-to 於 2007-12-1 00

發表
那就是不會囉...
嘿ㄚ!!

作者:
kylie 時間: 2007-12-9 01:05 AM
原帖由
Ben.chung 於 2007-11-29 09:41 PM 發表
感謝分享 ....

有 FSC 真好 !
我贊成!!!!
作者:
Eri3388 時間: 2008-1-3 11:02 AM
請問誰有看過渦捲式導風肋的碟盤呢?
有圖最好~
作者:
mezz 時間: 2008-1-3 11:06 AM
幼桑那輕量化通風碟應該就是@@
作者:
scsi 時間: 2008-1-3 09:04 PM
原帖由
mezz 於 2008-1-3 11

AM 發表
幼桑那輕量化通風碟應該就是@@
但是價格也貴貴喔…